怎么判断萎缩性胃炎

陈勇 副主任医师

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判断萎缩性胃炎需要通过胃镜检查结合病理活检进行确诊。胃镜检查可以直观观察胃黏膜的形态变化,病理活检则能明确是否存在萎缩性胃炎的特征性改变。胃镜检查中,萎缩性胃炎表现为胃黏膜变薄、血管纹理清晰,部分患者可见黏膜表面颗粒状或结节状改变。病理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通过显微镜下观察胃黏膜腺体减少、肠上皮化生等特征。同时,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和Ⅱ水平、胃泌素-17等血液指标也可辅助诊断。对于疑似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建议尽早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1、胃镜检查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重要手段。通过内镜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形态变化,如黏膜变薄、血管纹理清晰、黏膜表面颗粒状或结节状改变等。这些表现提示可能存在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变部位进行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2、病理活检是确诊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病理学检查中,萎缩性胃炎的特征性改变包括胃腺体减少、肠上皮化生等。胃腺体减少表现为胃底腺和幽门腺数量减少,胃黏膜厚度变薄。肠上皮化生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类似肠道的上皮细胞取代,这是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病理特征。

3、血清学检查可辅助诊断萎缩性胃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和Ⅱ水平、胃泌素-17等指标可以反映胃黏膜的功能状态。胃蛋白酶原Ⅰ主要来源于胃底腺,其水平降低提示胃底腺萎缩。胃泌素-17水平升高则提示胃酸分泌减少,可能伴随萎缩性胃炎。这些指标结合胃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临床症状和病史对诊断也有参考价值。萎缩性胃炎患者常表现为上腹不适、饱胀、食欲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贫血、体重下降等。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吸烟、饮酒等病史也是重要的诊断线索。医生会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病史,结合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5、诊断萎缩性胃炎后,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治疗目标包括缓解症状、改善胃黏膜病变、预防癌变等。具体措施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使用胃黏膜保护剂、补充维生素B12等。同时,患者需要注意饮食调理,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定期复查胃镜,监测病情变化。

判断萎缩性胃炎需要综合胃镜检查、病理活检、血清学检查等多种手段,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史进行综合分析。明确诊断后,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并定期复查,以控制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疑似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建议尽早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诱发因素,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