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吃靶向药的副作用有哪些

7934次浏览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肺癌靶向药常见副作用主要有皮疹、腹泻、口腔溃疡、肝功能异常、间质性肺炎等。靶向药通过特异性作用于肿瘤细胞信号通路发挥疗效,但可能干扰正常细胞功能导致不良反应。

1、皮疹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类药物如吉非替尼片、厄洛替尼片易引发痤疮样皮疹,多出现在面部和躯干。轻度表现为红斑伴瘙痒,严重时可出现脓疱或皮肤脱屑。皮疹通常提示药物起效,但需避免抓挠以防感染。医生可能建议使用盐酸多西环素片或外用莫匹罗星软膏辅助治疗。

2、腹泻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奥希替尼片常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引发水样便或频繁排便。严重腹泻可能引起脱水或电解质紊乱,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散。若每日排便超过6次,可能需要暂停用药并使用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

3、口腔溃疡

甲磺酸阿帕替尼片等抗血管生成靶向药可能引起口腔黏膜炎,表现为颊黏膜或舌缘疼痛性溃疡。进食酸性或辛辣食物会加重症状,可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愈合。严重时需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局部喷涂。

4、肝功能异常

克唑替尼胶囊等药物可能引起转氨酶升高,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异常时可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保肝治疗。若出现黄疸或凝血功能障碍需立即停药。

5、间质性肺炎

塞瑞替尼胶囊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是肺间质纤维化,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干咳。胸部CT可见磨玻璃样改变,确诊后需永久停药并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炎症反应。

靶向治疗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摄入西柚等影响药物代谢的食物。每日记录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胸部影像学。出现持续高热、严重呼吸困难或咯血等急症时需立即就医。护理人员需协助患者做好皮肤清洁和口腔护理,对严重副作用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