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叶副主任医师
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主要症状有心悸、多汗、体重下降、手抖、易怒等。甲亢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异常、甲状腺结节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食欲亢进、失眠、月经紊乱等症状。
甲亢患者常出现心跳加快、心慌等心悸症状,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刺激心脏有关。心悸可能伴随胸闷、气短,严重时可诱发心律失常。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心率,可遵医嘱使用普萘洛尔片、美托洛尔缓释片等β受体阻滞剂缓解症状。
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会导致产热增加,患者易出现多汗、怕热,尤其在夜间或轻微活动后明显。多汗可能伴随皮肤潮湿、低热,需保持环境通风,选择透气衣物,必要时使用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控制激素分泌。
尽管食欲增加,甲亢患者因代谢亢进常出现体重短期内明显下降,可能与蛋白质分解加速有关。体重下降多伴随肌肉乏力,需增加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并配合甲巯咪唑片等药物减少激素合成。
手指细微震颤是甲亢典型神经兴奋表现,与交感神经敏感性增高相关。手抖在紧张或持物时加重,可能影响精细动作,可通过放松训练缓解,严重时需联合使用盐酸普萘洛尔片等药物抑制神经兴奋性。
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导致情绪波动,表现为易怒、焦虑或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症状可能影响社交功能,需通过心理疏导调节,同时配合放射性碘治疗或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等根治性治疗。
甲亢患者应保持低碘饮食,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规律作息并监测甲状腺功能。若出现高热、谵妄、心率超过140次/分等甲状腺危象征兆,须立即就医。长期未控制的甲亢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建议每3-6个月复查甲状腺超声和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