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青光眼性白内障的症状主要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压升高、虹视、眼胀头痛等。青光眼性白内障是青光眼与白内障同时存在的眼部疾病,可能由房水循环障碍、晶状体混浊等因素引起,建议患者就医检查。
青光眼性白内障患者早期可能出现渐进性视力下降,晶状体混浊导致光线无法正常聚焦于视网膜。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对比敏感度降低,尤其在强光或夜间更为明显。若合并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视力下降可能进一步加重。患者需通过裂隙灯检查、视力表测试等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青光眼引起的视神经损伤可导致特征性视野缺损,表现为周边视野缩小或中心暗点。早期可能仅出现弓形暗点,晚期可发展为管状视野。白内障可能加重视野模糊程度。需通过视野计检查评估缺损范围,必要时联合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等控制病情。
房角关闭或房水排出受阻时,眼压可能超过21mmHg的正常范围。急性发作期眼压骤升可导致剧烈眼痛、恶心呕吐。慢性期眼压波动可能不明显,但持续高眼压会加速视神经萎缩。需定期监测眼压,使用噻吗洛尔滴眼液等药物维持眼压稳定,严重时需考虑小梁切除术。
角膜水肿时,患者注视光源可能出现彩虹样光圈,尤其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更为典型。白内障的晶状体混浊可能加重光散射现象。出现虹视需警惕眼压急性升高,应立即就医排查。通过前房角镜检查可明确房角状态,避免误诊为单纯白内障。
眼压升高可引发眼球胀痛,疼痛常放射至同侧头部,可能伴随结膜充血、畏光流泪。慢性患者可能仅有轻度眼胀或疲劳感。需与偏头痛、鼻窦炎等疾病鉴别,确诊后可使用乙酰唑胺片降低眼压,同时评估白内障手术指征。
青光眼性白内障患者应避免长时间暗环境用眼,减少一次性大量饮水,控制咖啡因摄入。定期复查眼压、视神经及视野变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若药物控制不佳或视力严重受损,可考虑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术后仍需持续随访防止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