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皮肤鳞状细胞癌属于皮肤恶性肿瘤,其严重程度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及是否转移密切相关。早期局限性病变通过手术切除预后较好,但发生转移后可能危及生命。
肿瘤局限于表皮或真皮浅层时,通常表现为红色硬结或溃疡性皮损,边界清晰,生长缓慢。此时完整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较高,局部复发概率低。若未及时干预,肿瘤可能向深层组织浸润,侵犯肌肉、骨骼或神经,此时需扩大切除范围并配合放射治疗。部分高分化鳞癌对放疗敏感,可降低复发风险。
当肿瘤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时,临床分期即进入中晚期,需联合淋巴结清扫与全身治疗。远处转移至肺、肝等脏器时预后显著恶化,此时治疗方案以系统性药物为主,包括顺铂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等化疗药物,以及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等免疫治疗药物。转移性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需密切监测肿瘤标志物与影像学变化。
日常需避免紫外线暴晒,定期自查皮肤新生物,发现异常增生物及时就医。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手术部位及淋巴结状态。高危人群如长期户外工作者、免疫抑制患者建议每年进行专业皮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