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国哲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肝胆外科
肝硬化病变是否严重需根据病情发展阶段判断,早期肝硬化经干预可控制进展,晚期可能出现腹水、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肝硬化早期病变通常处于代偿期,肝脏仍能维持基本功能,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此时通过抗病毒治疗、戒酒、营养支持等措施可延缓纤维化进程,部分患者甚至能实现病理学逆转。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五年生存率较高,但需定期监测肝功能、超声及胃镜检查,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后病变程度显著加重,门静脉高压导致顽固性腹水、脾功能亢进,肝脏合成功能下降引发低蛋白血症和凝血障碍。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肝性脑病,血氨升高可造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此阶段患者一年生存率明显降低,肝移植成为最终治疗选择。合并肝癌的肝硬化患者预后更差,肿瘤进展速度与肝功能储备密切相关。
肝硬化患者应严格遵循低盐高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优质蛋白。避免进食粗糙坚硬食物以防划伤曲张静脉,限制动物脂肪摄入减轻胆汁淤积。绝对禁酒并慎用非甾体抗炎药,适当补充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建议每3-6个月进行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影像学检查,出现呕血、意识改变等急症需立即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