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儿童慢性咽炎部分情况下可能自愈,但多数需要干预治疗。慢性咽炎通常由反复感染、过敏刺激、胃酸反流、用嗓过度或环境干燥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干痒、咳嗽等症状。
部分症状较轻的儿童慢性咽炎可能随年龄增长或免疫力提升逐渐缓解。若患儿仅有轻微咽干、偶发咳嗽,且无明确诱因持续刺激,通过调整室内湿度、减少辛辣饮食、避免接触过敏原等措施,症状可能自行改善。部分儿童因扁桃体生理性萎缩或腺样体退化后,伴随的咽炎症状也可能减轻。
但多数儿童慢性咽炎难以自愈。持续存在的过敏原刺激、胃食管反流未控制、鼻窦炎分泌物倒流等因素会导致炎症反复发作。长期张口呼吸可能加重咽部黏膜干燥,形成慢性充血或淋巴滤泡增生。此类病理改变通常需要药物干预,如使用西地碘含片缓解局部炎症,或孟鲁司特钠咀嚼片控制过敏反应。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进行抗感染治疗。
建议家长定期观察儿童症状变化,避免自行判断病情。若咽部不适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日常需保持居室通风湿润,督促儿童养成少量多次饮水的习惯,减少冷饮及膨化食品摄入。学龄期儿童应注意课间发声休息,避免持续大声喊叫加重声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