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泌尿外科
老年性尿道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及下腹不适等症状,可通过生活调整、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干预。主要治疗方法有保持局部清洁、使用抗生素、热敷缓解症状、补充益生菌、中药调理等。老年患者因免疫力下降易反复感染,需加强预防。
老年性尿道炎早期常见排尿次数增多,夜间尤为明显,可能伴随急迫性尿失禁。这与尿道黏膜受炎症刺激导致膀胱敏感度增高有关。建议记录排尿日记,控制饮水量,避免摄入咖啡因等利尿物质。若由细菌感染引起,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
排尿时尿道灼热感或刺痛是典型症状,严重时可见终末血尿。老年男性可能合并前列腺增生,女性常因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导致尿道黏膜萎缩。可局部使用红霉素软膏缓解不适,配合温水坐浴每日两次。顽固性疼痛需排查尿道狭窄或结石等并发症。
膀胱三角区炎症可放射至下腹部,产生持续隐痛或坠胀感。老年患者可能误认为胃肠问题延误治疗。建议热敷下腹部,穿着宽松衣物。若伴随发热需警惕上行感染,及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广谱抗生素,必要时进行尿培养检查。
炎症导致尿液中可见絮状物或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尿液浑浊有异味。需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稀释尿液,避免憋尿。反复发作患者可口服癃清片等中成药调节尿路环境,定期复查尿常规监测炎症指标。
部分体弱老年人会出现低热、乏力等全身反应,提示感染扩散风险。糖尿病患者更易继发肾盂肾炎,需监测血糖稳定。可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控制感染,同时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
老年性尿道炎患者日常应选择棉质透气内裤,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饮食上多摄入蔓越莓、冬瓜等利尿食物,限制辛辣刺激。适度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排尿功能,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长期卧床者需定时翻身预防压疮,每2小时督促排尿一次。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尿、腰痛时须立即就医,避免自行购买抗生素导致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