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病毒性咽炎的症状主要有咽痛、发热、咳嗽、淋巴结肿大、声音嘶哑等。病毒性咽炎通常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引起,属于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
病毒性咽炎患者早期常出现咽部干燥、灼热感,随后发展为明显咽痛,吞咽时疼痛感加剧。疼痛可能放射至耳部,伴有咽部异物感。症状轻者可通过淡盐水漱口缓解,严重者需遵医嘱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西地碘含片、地喹氯铵含片等药物局部治疗。
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婴幼儿可能出现高热。发热时可能伴随畏寒、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可采取物理降温,若体温超过38.5℃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
因病毒刺激咽喉黏膜,患者常出现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咳嗽在夜间或晨起时加重,可能引发胸骨后不适。可适量饮用温蜂蜜水润喉,剧烈咳嗽时需遵医嘱使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等镇咳药物。
下颌角或颈部淋巴结可能出现轻度肿大,触痛明显但表面光滑、活动度好。这是机体免疫反应的正常表现,通常随病情好转逐渐消退。避免反复触摸刺激淋巴结,若持续肿大超过2周需就医排除其他病因。
病毒侵犯喉部时可导致声带充血水肿,出现声音嘶哑或失声。建议减少说话频率,避免辛辣食物刺激。严重者需雾化吸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
病毒性咽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避免摄入过冷、过热或辛辣食物。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有助于减轻鼻咽部症状。若症状持续超过1周无缓解,或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脓性分泌物等表现,需及时就诊明确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儿童患者家长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避免因咽痛拒食导致脱水,可提供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