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型面瘫症状有哪些症状

2.46万次浏览

邵自强 主任医师

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周围型面瘫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常见症状有患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歪斜、鼓腮漏气等。周围型面瘫通常由病毒感染、外伤、中耳炎、肿瘤压迫、脑血管病变等因素引起。

1、额纹消失

患侧额头无法形成皱纹,皱眉时健侧额头可见明显皱纹而患侧平坦。这与面神经支配的额肌瘫痪有关,可能伴随患侧眉毛抬举困难。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神经修复。

2、眼睑闭合不全

患侧眼睛闭合困难或完全不能闭合,导致角膜暴露、流泪增多。严重时可引发暴露性角膜炎,出现畏光、疼痛等症状。需使用人工泪液凝胶保护角膜,夜间可用眼膏配合纱布覆盖。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泼尼松龙滴眼液减轻炎症。

3、鼻唇沟变浅

患侧面部鼻翼至口角间的沟纹变平或消失,微笑时两侧不对称明显。这与口轮匝肌及颊肌瘫痪有关,可能伴随患侧咀嚼无力。发病初期可进行面部肌肉电刺激治疗,配合针灸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4、口角歪斜

静止时患侧口角下垂,露齿或微笑时口角歪向健侧,流涎、饮水漏水常见。严重者发音不清,影响进食功能。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神经水肿,配合面部肌肉按摩防止萎缩。

5、鼓腮漏气

鼓腮时患侧口腔无法存留气体,出现漏气现象。这与颊肌麻痹导致口腔内压维持困难有关,可能伴随吹口哨、吹蜡烛动作障碍。恢复期可进行吹气球训练增强肌力,避免进食过硬食物加重肌肉疲劳。

周围型面瘫患者需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风直吹。每日用温毛巾热敷患侧2-3次,每次10-15分钟。进食时选择软质食物,细嚼慢咽防止呛咳。睡眠时抬高床头,患侧眼睛使用眼罩保护。若3个月内未见改善或出现耳鸣、眩晕等症状,需及时复查排除颅内病变。恢复期可进行抬眉、闭眼、鼓腮等面部肌肉训练,每周3-5次,每次10分钟,配合神经营养药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