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出现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2.03万次浏览

聂小娟 副主任医师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乳头出现小疙瘩可能与毛囊炎、皮脂腺囊肿、湿疹、乳腺导管扩张症、乳头状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局部清洁、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毛囊炎

毛囊炎是乳头小疙瘩的常见原因,多由细菌感染毛囊引起。患者可能因衣物摩擦、出汗过多或清洁不当导致局部红肿疼痛,形成脓疱样凸起。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配合碘伏消毒。日常需保持会阴干燥,选择透气棉质内衣。

2、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阻塞可能导致囊肿形成,表现为无痛性圆形小结节。若继发感染可出现红肿热痛,挤压可能引发炎症扩散。较小囊肿可观察,较大或反复感染者需手术切除。避免自行挑破,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控制感染。

3、湿疹

乳头湿疹常与过敏或刺激有关,表现为丘疹、渗液伴剧烈瘙痒。接触化纤衣物、洗涤剂或哺乳期乳汁刺激均可诱发。建议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配合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哺乳期女性需注意喂养后清洁,避免抓挠。

4、乳腺导管扩张症

该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导管分泌物淤积形成乳晕区硬结,可能伴黄色溢液。急性期有压痛感,易误诊为感染。需超声检查鉴别,轻度可热敷观察,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禁止自行挤压,定期复查排除恶性病变。

5、乳头状瘤

导管内乳头状瘤表现为乳头单发无痛肿物,可能伴血性溢液。属于良性肿瘤但有恶变风险,需通过乳管镜或活检确诊。通常建议手术切除并行病理检查。术后需定期乳腺超声随访,发现生长迅速或形态改变应及时就诊。

日常应避免穿戴过紧内衣减少摩擦,哺乳期注意正确含乳姿势防止皲裂。观察小疙瘩是否伴随红肿热痛、溢液或体积增大,出现上述情况需尽早就医。禁止自行使用针挑、挤压等操作,以免加重感染或延误恶性肿瘤诊治。定期乳腺自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