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左侧上颌窦囊肿可通过药物保守治疗、穿刺抽吸术、鼻内镜手术等方式干预。上颌窦囊肿可能与慢性鼻窦炎、外伤、解剖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面部胀痛、嗅觉减退等症状。
适用于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上颌窦囊肿。黏液促排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可稀释黏液,减轻鼻窦堵塞;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能缓解黏膜水肿;合并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药物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鼻窦CT评估囊肿变化。
针对体积较大但未破坏骨壁的囊肿,可在局麻下经鼻或口腔穿刺抽出囊液。该操作创伤小但复发概率较高,术后需配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减少分泌物滞留。穿刺后可能出现短暂鼻出血或面部麻木,通常1-2日内自行缓解。
对反复发作或压迫周围组织的囊肿,需行鼻内镜下上颌窦自然口扩大术。通过内镜引导清除囊肿壁并重建鼻窦通气引流通道,手术创伤较小且视野清晰。术后需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预防粘连,避免用力擤鼻1个月。
辅助治疗可选用辛夷清肺饮等方剂改善鼻腔通气,配合迎香穴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中药熏蒸如苍耳子散可缓解鼻黏膜充血,但需注意避免高温蒸汽烫伤。中医治疗周期较长,建议与西医方案联合使用。
保持鼻腔湿润有助于减轻症状,可使用0.9%氯化钠溶液每日冲洗鼻腔2次。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等增加鼻窦压力的行为,寒冷季节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吸烟者需戒烟以降低黏膜炎症复发风险。
术后恢复期应选择温软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充血。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2周内禁止游泳或剧烈运动。若出现持续发热、剧烈头痛或视力改变需立即复诊。定期鼻内镜复查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建议术后1年内每3个月检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