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孩子腹胀发烧可通过调整饮食、物理降温、补充水分、使用退热药物、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孩子腹胀发烧通常由消化不良、胃肠炎、肠梗阻、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原因引起。
孩子腹胀发烧时需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选择米汤、米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豆类、薯类等产气食物,减轻胃肠负担。家长需少量多次喂养,每次进食量控制在平时一半左右。若伴随呕吐需暂停固体食物,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饮食。
体温未超过38.5℃时可使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禁止使用酒精擦浴,避免皮肤吸收导致中毒。家长需保持室内通风,调整室温至24-26℃,减少衣物包裹。可配合退热贴辅助降温,每4小时更换一次。
发热会导致水分大量流失,家长需每半小时喂食5-10毫升口服补液盐。可适量饮用苹果汁、米汤等含电解质液体,避免饮用碳酸饮料。观察尿量及颜色,若4小时无排尿需警惕脱水。合并呕吐时应更频繁补充少量液体。
体温超过38.5℃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不同退热药物需间隔4-6小时使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家长需记录用药时间及体温变化,避免药物过量。禁止交替使用不同成分退热药。
持续发热超过72小时或体温超过40℃需立即就医。腹胀合并呕吐、血便、意识改变等提示急腹症。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腹部超声等检查,确诊后可能使用头孢克肟颗粒、蒙脱石散等药物治疗。肠套叠等急症需禁食并接受空气灌肠复位。
家长需每日测量体温3次并记录腹胀变化,保持孩子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食用蒸苹果、山药粥等养护胃肠的食物。注意观察精神状态,若出现嗜睡或烦躁需复诊。痊愈后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饮食种类。定期洗手预防交叉感染,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