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鼻窦炎的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5.46万次浏览

李延忠 主任医师

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中医认为鼻窦炎的形成主要与风寒侵袭、肺脾气虚、肝胆湿热、肾阳不足、痰湿阻滞等因素有关。鼻窦炎在中医中称为鼻渊,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等方式改善。

1、风寒侵袭

风寒侵袭是鼻窦炎的常见原因之一。外感风寒邪气容易导致鼻窍不通,出现鼻塞、流清涕等症状。长期受寒或气候变化时未及时保暖可能诱发鼻窦炎。治疗上可采用辛温解表的中药如辛夷鼻炎丸、通窍鼻炎片等,配合艾灸驱散风寒。

2、肺脾气虚

肺脾气虚体质者卫外不固,易受外邪侵袭。肺主皮毛,脾主肌肉,二者功能减弱时鼻窍防御能力下降,反复感冒可发展为鼻窦炎。常见症状为鼻塞时轻时重、鼻涕黏白。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或玉屏风颗粒健脾益肺。

3、肝胆湿热

情志不畅或过食辛辣可能导致肝胆湿热上蒸,湿热蕴结鼻窍则见黄浊鼻涕、头胀痛。此类患者多伴有口苦咽干。治疗宜清利肝胆湿热,可用龙胆泻肝丸配合苍耳子散外用。日常需保持情绪舒畅,避免熬夜。

4、肾阳不足

肾阳亏虚者鼻窍失于温煦,易出现遇冷加重、反复不愈的鼻窦炎。多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全身症状。可选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配合辛夷、细辛等通窍药物。冬季需特别注意防寒保暖。

5、痰湿阻滞

饮食不节或脾失健运易生痰湿,痰湿上阻鼻窍则见鼻涕黏稠量多、头重如裹。此类患者舌苔多厚腻。治疗需化痰通窍,可用二陈汤合苍耳子散,或服用鼻渊舒口服液。日常应少食肥甘厚味。

中医调理鼻窦炎需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用药。平时应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饮食宜清淡,适量食用山药、百合等健脾益肺食材。坚持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保持鼻窍通畅。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可增强正气。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