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咽炎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症状,但彻底治愈需根据病因针对性干预。咽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胃酸反流或长期用嗓过度等因素引起。
细菌性咽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或罗红霉素片等抗生素。过敏性咽炎需配合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物。急性疼痛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炎症。伴有咳嗽时可联合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镇咳。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慢性咽炎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适用于增生性咽炎组织修复。中医针灸选取少商、合谷等穴位辅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咽喉部超短波理疗有助于减轻黏膜水肿,每周2-3次为宜。
胃食管反流所致咽炎需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配合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职业性用嗓过度者应进行发声训练,必要时佩戴喉部保湿口罩。过敏性咽炎患者需明确过敏原后规避接触,严重者可考虑脱敏治疗。鼻窦炎引发的咽后壁滴漏需同步治疗原发病。
每日保持2000毫升温水摄入,避免酒精及含咖啡因饮品。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冬季使用加湿器预防干燥。戒烟并远离二手烟环境,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晨起用淡盐水漱口,餐后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避免过度清嗓动作,改用吞咽唾液替代。
反复发作的慢性咽炎可检测免疫功能,适当补充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调节免疫力。维生素C泡腾片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有助于黏膜修复。中医辨证属肺肾阴虚者可服用养阴清肺丸,脾虚湿盛型适用参苓白术散。每年流感季前接种疫苗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
咽炎患者应建立每日咽喉护理习惯,晨起观察痰液性状变化,避免接触粉尘及化学刺激物。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增强抵抗力,急性发作期需禁声休息。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呼吸困难、血痰等表现,应及时进行喉镜检查排除其他病变。长期咽喉不适者建议每半年到耳鼻喉科复查一次,通过电子喉镜动态监测黏膜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