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怀孕期间中耳炎犯了可通过生活护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中耳炎可能与感冒、鼻窦炎、咽鼓管功能障碍、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
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等增加耳压的行为。睡眠时抬高头部有助于减轻耳部充血。每日摄入足够水分,维持咽鼓管通畅。避免接触二手烟及空气污染环境,减少上呼吸道刺激。
使用温热毛巾敷于患耳周围,每次10-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配合轻柔按摩耳周穴位,如听宫穴、翳风穴等。盐水鼻腔冲洗有助于减少鼻咽部分泌物对咽鼓管的压力。
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类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可短期缓解疼痛,禁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局部可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妊娠期用药需评估胎儿安全性。
金银花、连翘等清热解毒中药材可代茶饮,但需中医师辨证使用。耳尖放血疗法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服用含麝香、红花等活血成分的中成药。
鼓膜穿刺术适用于积液严重者,需耳鼻喉科评估后实施。若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或听力骤降,应立即就医排除颅内并发症。耳内镜检查和纯音测听等诊断操作对胎儿无影响。
妊娠期中耳炎护理需兼顾母婴安全。建议选择左侧卧位改善耳部血液循环,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避免乘坐飞机或前往高海拔地区,防止气压变化加重症状。出现耳流脓、持续耳鸣或平衡障碍时,须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所有治疗均需在产科医生协同下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