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自强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血压低引起的头晕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改变体位、药物治疗、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低血压可能由脱水、营养不良、药物副作用、心脏疾病、内分泌失调等原因引起。
增加钠盐摄入有助于提升血容量,每日可适量食用咸菜、酱油等含钠食物。适当补充水分,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避免血液浓缩。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瘦肉、鱼类,帮助维持血管张力。避免空腹或过度节食,可采取少食多餐方式。
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可增强心血管功能。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放松。体位性低血压者可做下肢肌肉训练,如踮脚尖、抬腿动作。运动时注意补充电解质饮料,防止大量出汗导致血容量下降。
起床时遵循"三个一分钟"原则:醒后平躺1分钟,坐起1分钟,双腿下垂1分钟再站立。避免突然从卧位转为立位,减少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长时间站立时可做踝泵运动或穿弹力袜,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夜间睡眠时可抬高床头10-15厘米,减少晨起头晕。
严重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提升外周血管阻力,或氟氢可的松片增加血容量。贫血导致低血压可配合硫酸亚铁片、叶酸片等纠正贫血。避免自行服用降压药或利尿剂,需定期监测血压变化。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心悸、头痛等不良反应。
气血两虚型可用生脉饮口服液补气生津,或黄芪精口服液益气固表。脾虚湿盛者可服用人参健脾丸调理脾胃功能。日常可用党参、黄芪、枸杞等代茶饮。配合艾灸百会、足三里等穴位,每次15-20分钟,改善循环功能。
低血压患者应避免长时间泡热水澡或桑拿,防止血管过度扩张。夏季高温时减少户外活动,注意防暑降温。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变化趋势,若出现晕厥、视物模糊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睡眠时使用适当高度的枕头。戒烟限酒,减少对血管功能的损害,必要时可穿戴腹带或弹力袜改善静脉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