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5.05万次浏览

张天奇 副主任医师

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牙周炎在出现深牙周袋形成、骨缺损严重、非手术治疗无效等情况下需要手术干预。主要手术方式包括牙龈翻瓣术、引导性组织再生术、骨移植术、牙周膜切除术、牙龈切除术等。

牙龈翻瓣术适用于牙周袋深度超过5毫米且伴有明显骨吸收的情况。通过翻开牙龈组织彻底清除根面菌斑和牙石,同时修整病变骨质。术后需配合抗生素如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预防感染,并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维持口腔卫生。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主要针对垂直型骨缺损,利用屏障膜阻止上皮细胞长入骨缺损区。手术需在炎症控制后进行,术后3-6个月可观察到新骨形成。骨移植术适用于水平型骨缺损,常用异体骨或人工骨材料填充骨缺损区,促进牙槽骨再生。

牙周膜切除术适用于局限性牙周袋,通过切除病变的牙周袋内壁组织消除感染源。牙龈切除术则针对牙龈增生形成的假性牙周袋,切除多余牙龈组织恢复生理形态。两种术式均需在急性炎症控制后实施,术后需定期进行专业维护。

牙周炎术后应保持软质饮食1-2周,避免过热过硬食物刺激创面。使用医生推荐的抗菌漱口水每日含漱,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牙齿。术后1周内禁止吸烟饮酒,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创口出血。定期复查监测牙周愈合情况,每3-6个月进行专业洁治维护。长期维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控制菌斑堆积是预防复发关键,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