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急性胃肠炎吐血需立即就医,可能由消化道黏膜损伤、胃溃疡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等引起,可通过禁食补液、药物止血、内镜治疗等方式干预。
急性胃肠炎患者出现吐血属于急症,提示存在上消化道出血。轻症可能仅表现为呕出少量咖啡样物,与胃酸作用后的血液外观相关。若呕出鲜红色血液或血块,往往说明出血量较大或出血速度较快。常见诱因包括剧烈呕吐导致的贲门黏膜撕裂、既往存在的胃溃疡被炎症刺激加重、或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包括静脉注射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注射液抑制胃酸,口服凝血酶冻干粉局部止血,严重时需行胃镜下止血或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期间需绝对禁食,通过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出血停止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
急性胃肠炎吐血患者出院后应保持1-2周软食,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热食物,禁止饮酒。可适量饮用温蜂蜜水保护胃黏膜,选择山药粥、南瓜羹等易消化食物。恢复期需监测大便颜色,若出现黑便或再次呕血需立即返院复查。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生冷变质食物,有慢性胃病者需定期胃镜随访,肝硬化患者应严格戒酒并监测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