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耳流脓的症状主要有耳道分泌物增多、耳痛、听力下降、耳闷胀感以及发热等。耳流脓可能与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胆脂瘤或外伤等因素有关。
耳流脓最明显的症状是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排出,分泌物可能呈黄色、绿色或带血丝,质地黏稠或稀薄。外耳道炎或中耳炎急性发作时,分泌物可能伴随异味。患者需避免自行掏耳,及时就医清理分泌物并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
耳流脓常伴随耳部疼痛,疼痛可能从轻微刺痛发展为持续性跳痛,咀嚼或按压耳屏时加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伴随剧烈耳痛,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同时配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
脓液积聚或鼓膜穿孔可能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表现为听声音模糊或需要提高音量。慢性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可能逐渐加重,需通过耳内镜和听力检查评估,必要时行鼓室成形术。
耳内堵塞感或闷胀感常见于分泌性中耳炎,因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中耳负压和积液。患者可能出现耳鸣或自听增强,可通过咽鼓管吹张或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
急性感染引起的耳流脓可能伴随发热,体温超过38摄氏度,儿童可能出现高热惊厥。细菌性中耳炎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控制感染,同时配合物理降温,若发热持续需排查颅内并发症。
耳流脓患者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勿用棉签过度清理耳道。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若出现眩晕、剧烈头痛或面瘫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颅内感染。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其抓耳动作和睡眠质量,定期随访听力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