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肝癌患者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调整靶向药物、介入治疗等方式缓解。发烧可能与肿瘤热、感染、药物反应等因素有关。
肝癌患者出现低热时可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冷敷等物理方式降温。体温不超过38.5摄氏度时优先选择物理降温,避免频繁使用退烧药加重肝脏负担。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4小时监测一次体温变化。
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需根据药敏试验选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使用前需评估肝功能,严重肝损伤患者应避免使用经肝脏代谢的抗生素,治疗期间监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
合并病毒感染时可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抗病毒药物。用药前需检测乙肝病毒DNA载量,治疗期间每3个月复查病毒学指标,注意观察有无肌酸激酶升高等不良反应。
使用仑伐替尼胶囊、索拉非尼片等靶向药导致药物热时,需由医生评估后调整用药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记录发热与服药时间的关联性,出现持续高热或皮疹需立即停药就医。
肿瘤坏死引起的癌性发热可考虑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或射频消融治疗。术前需完善增强CT评估病灶范围,术后24小时内监测体温波动,配合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控制炎症反应。
肝癌患者发烧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鱼肉羹、蒸蛋等。卧床休息时每2小时翻身拍背,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记录24小时体温变化曲线,出现寒战、意识模糊等表现时需紧急就医。治疗期间避免自行服用退烧药或抗生素,所有用药均需经肝病科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