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小儿甲状腺癌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和密切随访监测。甲状腺癌可能与遗传因素、辐射暴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颈部肿块、声音嘶哑等症状。
手术是小儿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根据肿瘤大小和侵犯范围可选择甲状腺部分切除或全切除。对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需同时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需监测甲状旁腺功能和喉返神经损伤情况。
放射性碘131治疗适用于术后残留甲状腺组织清除或远处转移灶治疗。治疗前需停用甲状腺激素4-6周,治疗后需隔离防护。该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较好。
术后患者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维持正常甲状腺功能,同时通过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来降低复发风险。常用药物包括优甲乐、雷替斯等,需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调整剂量。
对于晚期或放射性碘治疗无效的甲状腺癌,可考虑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索拉非尼、乐伐替尼等靶向药物。这类药物可能引起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
治疗后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球蛋白、颈部超声等指标。随访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通常术后第一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病情稳定后可逐渐延长间隔。
小儿甲状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需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剧烈运动和颈部外伤,保持规律作息。家长应帮助患儿建立治疗信心,按时服药复查,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后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问题,需定期评估并给予必要干预。日常饮食可适量增加海产品摄入,但需避免过量碘摄入影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