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毛细胞性白血病可通过干扰素治疗、嘌呤类似物化疗、靶向药物治疗、脾切除术、支持治疗等方式治疗。毛细胞性白血病通常由遗传因素、环境暴露、病毒感染、免疫异常、化学物质接触等原因引起。
干扰素治疗是毛细胞性白血病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干扰素α-2b注射液可延缓疾病进展,适用于早期或无法耐受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异常、发热等不良反应。
克拉屈滨注射液和喷司他丁注射液是治疗毛细胞性白血病的核心化疗药物,能选择性杀伤白血病细胞。这类药物可能导致骨髓抑制和感染风险增加,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血常规。多数患者经2-3个疗程可获得长期缓解。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等CD20单抗可用于CD20阳性的毛细胞性白血病,通过靶向清除B淋巴细胞控制病情。新型BTK抑制剂如伊布替尼胶囊对部分难治性病例有效。靶向治疗通常耐受性较好,但需警惕输液反应和心律失常。
对于脾脏显著肿大伴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脾切除术可改善血细胞减少症状。手术需在血小板计数纠正后进行,术后需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随着药物治疗进步,目前该手术适应症已明显减少。
包括输血支持、抗感染治疗和生长因子应用等。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可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对于贫血患者可酌情输注浓缩红细胞,同时需注意预防和治疗机会性感染。
毛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生冷食物。根据体力状况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血常规和骨髓穿刺,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出现发热、出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保持乐观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