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鼻咽癌中期可通过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手术切除等方式综合干预。鼻咽癌中期通常由EB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环境致癌物刺激、慢性鼻咽炎症长期刺激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鼻塞、涕血、耳鸣、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中期的核心治疗手段,采用调强放射治疗可精准靶向肿瘤区域。该阶段肿瘤尚未广泛转移但已突破黏膜层,放疗能有效控制局部病灶进展。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口腔黏膜炎、唾液腺损伤等副作用,需配合口腔护理及营养支持。
同步放化疗可提升疗效,常用方案含顺铂注射液、氟尿嘧啶注射液等药物。化疗能杀灭潜在转移灶,但可能引发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纠正骨髓抑制。
针对EGFR阳性患者可使用尼妥珠单抗注射液等靶向药物,通过阻断肿瘤信号通路抑制生长。该治疗需进行基因检测确认靶点,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等。联合放疗可增强肿瘤细胞敏感性。
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适用于复发或转移风险高的患者,通过激活T细胞免疫功能杀伤肿瘤。治疗前需评估PD-L1表达水平,可能引发免疫相关性肺炎、结肠炎等不良反应。
对放疗后残留病灶或局部复发者可考虑鼻内镜下切除术,适用于局限在鼻咽部的肿瘤。手术需评估颅底侵犯情况,术后可能需辅助放疗。该方式不作为中期首选但可作为补救治疗。
鼻咽癌中期患者治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损伤。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预防感染,适当进行颈部功能锻炼防止纤维化。治疗后定期复查鼻咽镜和EB病毒DNA检测,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治疗压力,家属应协助观察治疗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