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ABO溶血可通过光疗、药物治疗、输血治疗、免疫球蛋白治疗、换血治疗等方式干预。ABO溶血通常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表现为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
蓝光照射是新生儿ABO溶血的主要治疗手段,通过特定波长光线促进胆红素分解。光疗需在专业设备下进行,治疗期间需遮盖眼睛及会阴部。轻度溶血患儿光疗12-24小时即可见效,中重度需持续48-72小时。光疗可能出现发热、腹泻等副作用,需密切监测体温及排便情况。
白蛋白注射液可结合游离胆红素,减少胆红素脑病风险。苯巴比妥片能诱导肝酶活性,加速胆红素代谢。重症患儿需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阻断溶血进程。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肝功能及胆红素水平。
严重贫血患儿需输注洗涤O型红细胞纠正贫血,血红蛋白低于80g/L为输血指征。输血前需完成交叉配血试验,输注过程需缓慢进行。每公斤体重输注10-15ml红细胞可提升血红蛋白20-30g/L。输血后24小时内需监测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通过阻断抗体介导的红细胞破坏发挥作用,适用于中重度溶血病例。标准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5-1g,必要时可重复给药。输注时需控制速度,警惕过敏反应。治疗后胆红素水平通常在6-12小时内开始下降。
换血疗法用于胆红素超过342μmol/L的极重症患儿,可快速清除致敏红细胞及抗体。采用双倍血容量换血可置换85%循环血液,选用O型红细胞与AB型血浆混合液。术后需持续光疗并预防感染,监测电解质及凝血功能至少72小时。
ABO溶血患儿出院后需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胆红素,母乳喂养者母亲应避免进食可能加重溶血的食物。保持皮肤清洁预防感染,观察有无嗜睡、拒奶等神经系统症状。按计划接种疫苗时需告知医生溶血病史,避免使用可能诱发溶血的药物。日常注意记录黄疸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