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鹏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乙状结肠癌能否完全治愈需结合分期、治疗反应及个体差异综合判断,早期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能实现临床治愈,中晚期患者以延长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
对于肿瘤局限在肠壁内且无淋巴结转移的Ⅰ期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术后通常无须辅助化疗。Ⅱ期患者若存在高危因素如肿瘤穿透肠壁、分化程度低等,术后需联合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等方案化疗。Ⅲ期患者因存在淋巴结转移,术后必须接受6个月辅助化疗,常用方案包括FOLFOX或CAPEOX。Ⅳ期患者已发生远处转移,需根据转移灶情况选择姑息性手术、靶向治疗如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即使完成根治性治疗的患者,仍需终身随访监测复发,术后2年内每3-6个月复查肠镜和肿瘤标志物。复发多发生在术后2-3年,肝肺转移可通过多学科协作评估二次手术机会。近年来免疫治疗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患者提供新选择,PD-1抑制剂如帕博利珠单抗显著改善晚期患者预后。
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限制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术后早期需避免粗硬食物刺激吻合口。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建立定期随访意识,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腹痛或体重下降时及时就诊。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可加入患者互助团体缓解焦虑情绪。治疗期间注意记录不良反应,与主治医生保持充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