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糖尿病浮肿可通过控制血糖、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适度运动、定期监测等方式改善。糖尿病浮肿通常由血糖控制不佳、肾脏病变、心脏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淋巴循环障碍等原因引起。
长期高会导致微血管损伤,引发组织液渗出形成浮肿。需严格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合并高血压者需同步控制血压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毫升。限制高糖水果如荔枝、香蕉,可选择草莓、苹果等低升糖指数水果。
针对肾脏病变可使用黄葵胶囊、尿毒清颗粒改善肾功能;心源性浮肿需联合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利尿。若为胰岛素抵抗导致,可加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所有药物均需医生评估后使用。
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避免久坐久站,休息时抬高下肢15-20厘米。合并神经病变者需选择水中运动等低冲击项目,防止足部损伤。
每周测量腿围变化,记录体重波动。每3个月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肾功能和心脏超声。出现单侧肢体突发肿胀需立即排查深静脉血栓。夜间呼吸困难提示可能进展为心衰,需急诊处理。
糖尿病患者出现浮肿需每日检查足部皮肤完整性,穿着宽松棉袜和减压鞋。烹饪时用柠檬汁代替部分酱油,限制加工食品摄入。睡眠时保持侧卧减少面部浮肿,避免穿过紧袜口。合并视网膜病变者运动时须有人陪同,防止跌倒。所有治疗调整均需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停用或更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