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身体长肉疙瘩可能与皮赘、脂肪瘤、纤维瘤、表皮囊肿、软纤维瘤等因素有关。肉疙瘩通常是皮肤或皮下组织的良性增生,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但若出现疼痛、快速增大或影响外观时可就医评估。
皮赘是常见的皮肤良性增生,多发生于颈部、腋窝等皮肤褶皱处,与皮肤摩擦、激素变化或遗传有关。表现为柔软的小肉粒,颜色接近肤色或略深。通常无须治疗,若影响美观可通过激光或冷冻去除。
脂肪瘤由脂肪细胞聚集形成,触感柔软且可移动,常见于四肢和躯干。可能与遗传或代谢异常相关,生长缓慢且极少恶变。体积较大或压迫神经时需手术切除。
纤维瘤是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硬质肿块,多见于四肢皮肤,可能与外伤或慢性刺激有关。表面光滑且边界清晰,一般无症状,必要时可手术切除。
表皮囊肿因毛囊堵塞导致角质堆积形成,内含豆腐渣样物质。好发于头面部和躯干,易继发感染出现红肿疼痛。需医生引流或完整切除囊壁以防复发。
软纤维瘤表现为带蒂的柔软肿物,常见于中老年人眼睑或躯干,与皮肤老化相关。通常无害,可通过电灼或手术去除。
日常需避免反复摩擦或抓挠肉疙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减少感染风险。若发现疙瘩突然增大、变色、破溃或伴有疼痛,应及时就诊皮肤科或普外科,通过触诊、超声等检查明确性质。无需对无症状的良性肿物过度干预,但定期观察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