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血糖高可能会引起皮肤痒。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神经病变或感染,从而引发瘙痒症状。
高血糖状态下,血液渗透压升高会导致皮肤组织脱水,角质层水分减少,进而出现干燥性瘙痒。这种情况在四肢和腰背部更为明显,夜间可能加重。糖尿病患者因微循环障碍,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更易受外界刺激诱发瘙痒。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表现为皮肤蚁行感或阵发性刺痛伴瘙痒。高血糖环境也利于真菌繁殖,常见于腹股沟、腋下等皱褶部位,引发局部红肿瘙痒。少数患者可能因血糖波动诱发荨麻疹或湿疹样皮炎,需与普通皮肤病鉴别。
血糖高人群出现皮肤瘙痒时,建议每日监测血糖并记录瘙痒发作规律,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摩擦刺激。洗澡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使用中性沐浴露后及时涂抹无香型润肤霜。若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随皮疹、破溃,应及时到内分泌科或皮肤科就诊,排查是否合并真菌感染或需要调整降糖方案。日常需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Omega-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皮肤神经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