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刚出生宝宝手一直张开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与肌张力异常、神经系统发育问题等因素有关。主要有生理性握持反射未消退、肌张力低下、脑损伤、先天性肌病、臂丛神经损伤等原因。
新生儿手掌持续张开最常见的原因是原始握持反射未完全消退。该反射在胎儿期出现,出生后4-6个月逐渐消失。表现为触碰宝宝手掌时会出现抓握动作,放松时手掌自然张开。这是正常发育过程,无须特殊处理,家长可定期观察反射变化情况。
全身或上肢肌张力降低可能导致手掌无法维持握拳状态。可能与早产、低血糖、染色体异常等因素有关,常伴随喂养困难、动作迟缓等症状。需通过神经运动评估确诊,轻度可通过康复训练改善,严重者需营养支持治疗。
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等脑损伤可能影响运动中枢发育,导致异常姿势。多伴有反应迟钝、惊厥等症状,需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查确诊。早期可遵医嘱使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等营养神经药物,配合高压氧治疗。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等肌肉疾病可表现为肌无力症状。通常有家族史,伴随运动发育落后,肌电图和基因检测可确诊。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运动康复,严重者可考虑使用泼尼松片等免疫调节药物延缓病情进展。
产伤导致的臂丛神经损伤会引起上肢运动障碍,表现为手腕下垂、手指伸展。轻中度损伤可通过维生素B1片、甲钴胺片等神经营养药物配合功能锻炼恢复,严重损伤需手术探查神经吻合。
家长发现宝宝手部持续张开时,应先观察是否伴随其他异常症状,日常可轻柔按摩宝宝手掌促进触觉发育,避免强行弯曲手指。定期记录手部活动变化,若6个月后仍无改善或出现运动发育落后,需及时至儿科或神经内科就诊,通过专业评估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