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主任医师 抚顺市中医院 中风科
气血不通可能由情志不畅、寒邪侵袭、久坐不动、瘀血阻滞、气血亏虚等原因引起,气血不通可通过调整情绪、注意保暖、适当运动、活血化瘀、补气养血等方式治疗。
长期情绪抑郁、焦虑或愤怒可能导致肝气郁结,影响气血运行。肝主疏泄,情志不畅时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气机阻滞,进而导致气血不通。患者可能出现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等症状。治疗上可通过疏肝解郁的中药如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调理,同时配合心理疏导缓解情绪问题。
外感寒邪或长期处于寒冷环境可能导致气血凝滞。寒性收引,会使经脉收缩,气血运行受阻。患者常见四肢冰冷、关节疼痛等症状。治疗需温经散寒,可使用艾灸、热敷等物理疗法,中药如桂枝汤、附子理中丸等也有助于驱散寒邪,促进气血流通。
缺乏运动可能导致气血运行迟缓。长期久坐会使肌肉松弛,经脉不畅,气血运行无力。常见表现包括肢体麻木、乏力等。改善方法包括定期进行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循环,增强体质。
外伤、手术或某些慢性疾病可能导致瘀血内停,阻塞经脉。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会进一步加重气血不通。患者可能出现局部刺痛、面色晦暗等症状。治疗需活血化瘀,中药如血府逐瘀汤、丹参片等可帮助消散瘀血,恢复气血运行。
营养不良、慢性疾病或过度劳累可能导致气血不足,运行无力。气血亏虚时,推动力减弱,气血难以正常输布全身。常见症状包括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治疗需补气养血,可使用归脾汤、十全大补丸等中药,同时注意饮食调养,多食用红枣、枸杞等补益气血的食物。
气血不通的日常调理应注意保持营养均衡,适量食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物如山楂、黑木耳等。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根据个人体质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等,以促进气血循环。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时活动身体。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避免过度贪凉,保持情绪平稳也有助于气血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