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颈椎病引起的眩晕与耳石症引起的眩晕在病因、表现和伴随症状上有明显区别。颈椎病眩晕多与椎动脉受压或交感神经受刺激有关,耳石症眩晕则由耳石器内耳石脱落引发。两者可通过诱发因素、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缓解方式、检查手段等方面进行区分。
颈椎病眩晕常在颈部活动时加重,如突然转头、低头或仰头可能诱发症状,与颈椎退变、椎间盘突出压迫血管或神经相关。耳石症眩晕多由特定头位变化触发,比如躺下、翻身或起床时出现,与体位改变导致耳石颗粒在内耳半规管移动有关。
颈椎病眩晕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症状波动与颈部姿势维持时间相关。耳石症眩晕通常持续数秒至1分钟内,呈短暂发作性,头位固定后症状多自行消失,但可能反复发作。
颈椎病眩晕常合并颈部疼痛、僵硬、上肢麻木等颈椎病典型表现,可能伴有头痛或视物模糊。耳石症眩晕多伴随强烈旋转感、恶心呕吐,但无耳鸣或听力下降,可与梅尼埃病等内耳疾病区分。
颈椎病眩晕需通过颈部制动、理疗或牵引改善颈椎稳定性来缓解。耳石症眩晕可通过耳石复位手法治疗,如Epley复位法或Semont复位法,促使游离耳石回归椭圆囊。
颈椎病眩晕诊断依赖颈椎MRI或CT检查椎动脉彩超评估血流。耳石症确诊需进行Dix-Hallpike变位试验等前庭功能检查,观察到特征性眼震即可诊断,通常无须影像学检查。
眩晕患者应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证充足睡眠。颈椎病眩晕需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耳石症患者可在家属协助下进行Brandt-Daroff习服训练。若眩晕反复发作或加重,建议尽早就诊神经内科或耳鼻喉科,通过视频眼震电图、颈椎影像学等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误诊延误治疗。日常可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增强平衡功能,但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防止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