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整形美容科 > 美容科 > 肌肤问题

脸部摔伤又肿有淤青怎样才能好的快

| 3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房中立 住院医师
威县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于桂荣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富锦市中医院
立即预约
于永钊 住院医师
威县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手夹了一下淤血肿了怎么办?

手部夹伤后淤血肿胀可通过冷热敷交替、药物消肿、抬高患肢、适度活动、就医处理等方式缓解。淤血肿胀通常由毛细血管破裂、组织液渗出、炎症反应、局部压力过大、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

1、冷热敷交替:

受伤初期48小时内使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注意避免冻伤或烫伤,冷热敷时需用毛巾包裹隔离皮肤。

2、药物消肿: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云南白药气雾剂、红花油、跌打万花油等外用药。口服药物可选择三七片、血府逐瘀胶囊等中成药,但需排除凝血功能障碍等禁忌症。禁止自行调整用药剂量。

3、抬高患肢:

将受伤手臂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作用减轻局部静脉压力。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手部,保持抬高位每天累计6-8小时,持续3-5天。注意避免长时间悬吊导致肢体麻木。

4、适度活动:

肿胀缓解后逐步进行手指屈伸、腕关节旋转等轻柔活动,每日3-5组,每组10-15次。活动幅度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可预防关节僵硬并促进淋巴回流。急性期应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

5、就医处理:

若出现持续剧痛、皮肤发紫发黑、感觉异常或肿胀3天不缓解,需及时就诊排除骨折、神经损伤或骨筋膜室综合征。医生可能进行X光检查、超声检查或血肿穿刺等处理,严重者需手术清除血肿。

恢复期间建议保持饮食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适量补充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微循环。可进行握力球训练帮助恢复手部功能,但需循序渐进。观察指甲颜色变化,若出现发黑脱落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防护,操作重物或机械时佩戴防护手套。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摔伤腰椎骨裂要疼多长时间?

腰椎骨裂疼痛一般持续4-6周,实际时间受到损伤程度、年龄、治疗方式、康复护理和个人体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损伤程度:

轻微骨裂疼痛通常在2-3周缓解,仅累及椎体前缘的稳定性骨折疼痛较轻。严重压缩性骨折或合并神经压迫时,疼痛可能持续8周以上,需通过影像学评估确定损伤分级。

2、年龄因素:

青少年患者因骨骼愈合快,疼痛多在3周内减轻。中老年患者尤其绝经后女性,受骨质疏松影响,疼痛周期可能延长至6-8周,需配合抗骨质疏松治疗。

3、治疗方式:

采用卧床休息配合支具固定者,疼痛缓解较慢但稳定。接受椎体成形术等微创治疗的患者,术后1-2周疼痛可显著改善。保守治疗期间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能有效控制急性期疼痛。

4、康复护理:

早期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可减轻肌肉痉挛性疼痛。伤后2周开始物理治疗,包括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缩短疼痛持续时间。错误搬运或过早负重会加重疼痛。

5、个人体质:

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等基础疾病者疼痛周期延长。疼痛敏感体质患者主观痛感可能持续更久,需配合心理疏导。吸烟饮酒会影响骨骼愈合,间接导致疼痛迁延。

急性期建议卧硬板床休息,使用腰围保护下床活动。恢复期可逐步进行五点支撑法、飞燕式等腰背肌锻炼,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海产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疼痛持续超过8周或出现下肢放射痛、大小便功能障碍时需及时复查磁共振。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小孩头部摔伤是否有后遗症?

小孩头部摔伤多数不会留下后遗症,但需根据损伤程度判断。后遗症风险主要与摔伤高度、撞击部位、意识状态、出血情况及年龄等因素相关。

1、摔伤高度:

从低于90厘米处跌落通常风险较低,高于此高度可能增加颅内损伤概率。低处跌落可观察24小时,高处跌落需立即就医排查脑震荡或颅骨骨折。

2、撞击部位:

枕部着地易伤及小脑影响平衡,颞部撞击可能损伤听觉中枢。前额部耐受力相对较强,但严重撞击仍可能导致额叶功能障碍。

3、意识状态:

伤后立即哭闹属正常反应,若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或呕吐需警惕脑震荡。持续昏迷超过5分钟提示可能存在弥漫性轴索损伤。

4、出血情况:

头皮血肿通常2周内自行吸收,但进行性增大的血肿可能压迫颅骨。鼻腔或耳道流血提示颅底骨折,需影像学检查排除脑脊液漏。

5、年龄因素:

囟门未闭的婴儿颅骨缓冲性强,但脑组织更脆弱。3岁以下儿童发生对冲伤风险较高,可能造成远期认知发育迟缓。

伤后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环境安静。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蒸蛋,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睡眠时垫高头部15度,每2小时观察瞳孔是否等大。恢复期可进行拼图、积木等精细动作训练,促进神经功能代偿。若出现异常哭闹、步态不稳或食欲骤减,应及时复查头颅CT。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摔伤手臂感觉骨头里疼怎么办?

摔伤手臂后骨头里疼可通过冰敷止痛、固定制动、药物治疗、影像学检查、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软组织损伤、骨膜刺激、微小骨折、炎症反应、神经压迫等原因引起。

1、冰敷止痛:

急性期48小时内用毛巾包裹冰袋间断冷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组织渗出,缓解肿胀对骨膜的压迫性疼痛。注意避免冻伤皮肤,间隔1小时重复操作。

2、固定制动:

使用前臂吊带或支具限制腕肘关节活动,避免骨折端移动加重骨膜刺激。制动期间保持手指屈伸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夜间用枕头垫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

3、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开具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缓解炎症性疼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氨酚羟考酮片。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有助于减轻肌肉痉挛带来的牵涉痛。

4、影像学检查:

持续疼痛超过3天需进行X线检查排除隐匿性骨折,疑似骨裂时需加做CT三维重建。磁共振成像能清晰显示骨髓水肿、韧带损伤等软组织病变,明确疼痛来源。

5、康复训练:

急性期过后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训练,初期以握力球锻炼改善血液循环,2周后加入肘关节屈伸等抗阻运动,配合超声波治疗促进骨膜修复。

恢复期间每日补充500毫升牛奶或等量乳制品保证钙质摄入,适当增加三文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减轻炎症。疼痛缓解后可进行游泳等非负重运动,避免篮球等对抗性运动直至骨痛完全消失。睡眠时保持患肢高于心脏平面,定期复查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如出现夜间静息痛加剧或肢体麻木需立即复诊排除复杂骨折可能。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宝宝腿上淤青一直不消怎么办?

宝宝腿上淤青一直不消可能与毛细血管脆弱、外伤未愈、凝血功能异常、维生素缺乏或血液系统疾病有关,可通过局部护理、营养补充、药物干预及专科检查等方式处理。

1、毛细血管脆弱:

婴幼儿毛细血管壁较薄,轻微碰撞可能导致皮下出血形成淤青。建议避免剧烈活动碰撞,局部可冷敷促进血管收缩,48小时后热敷加速淤血吸收。若伴随频繁鼻出血或牙龈出血,需排查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2、外伤未完全恢复:

撞击伤后淤青通常2-4周消退,若持续超过1个月需警惕深层组织损伤。观察淤青是否伴随肿胀压痛,必要时进行超声检查排除骨膜损伤。护理时避免揉搓患处,可抬高下肢促进静脉回流。

3、凝血功能障碍:

维生素K缺乏或血友病等遗传病会导致凝血时间延长。表现为淤青面积大、消退慢且无明确外伤史。需检测凝血四项和凝血因子活性,确诊后需补充维生素K或输注凝血因子制剂。

4、营养元素缺乏:

长期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缺铁性贫血导致血小板功能异常。建议增加猕猴桃、鲜枣等富含维生素C食物,动物肝脏、红肉补充铁元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维生素补充剂。

5、血液系统疾病: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会导致异常淤青,多伴随发热、苍白、淋巴结肿大。需进行血常规、骨髓穿刺等检查,确诊后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化疗或免疫调节治疗。

日常应注意选择柔软护膝保护下肢,游戏区域铺设防撞垫。增加富含花青素的蓝莓、紫甘蓝等食物增强血管弹性,避免进食影响凝血功能的生姜、大蒜等辛辣食物。建议每日进行15分钟下肢抚触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若淤青持续扩大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热门标签

肺大泡 耵聍腺瘤 诺卡菌病 肾错构瘤 膀胱软斑病 扁桃体肿大 颚口线虫病 颈部韧带扭伤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后天性大疱性表皮松解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