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是艾滋病?
发布于 2025/08/03 15:52
发布于 2025/08/03 15:52
脂溢性皮炎不是艾滋病。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头皮、面部等皮脂分泌旺盛部位出现红斑、鳞屑伴瘙痒。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两者病因和临床表现完全不同。
脂溢性皮炎的发生主要与皮脂腺分泌异常、马拉色菌过度增殖、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为油腻性黄色鳞屑附着于红斑基础上,好发于头皮、眉弓、鼻唇沟等部位,可能伴随轻度瘙痒。治疗上可选用酮康唑洗剂、二硫化硒洗剂等外用抗真菌药物,或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
艾滋病的皮肤表现虽然可能包括脂溢性皮炎样皮疹,但通常伴随持续发热、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HIV感染确诊需通过血液抗体检测,不能仅凭皮肤表现判断。若存在高危行为史或免疫抑制状态,出现顽固性脂溢性皮炎时应及时就医排查。
日常护理需避免过度清洁和使用刺激性护肤品,选择温和的氨基酸类洁面产品。保持规律作息,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有助于控制皮脂分泌。若皮疹持续加重或扩散,建议至皮肤科就诊明确诊断。
上一篇 : 脂肪性肝炎和脂肪肝的区别
下一篇 : 职业暴露后多久注射乙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