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婴儿脐带12天未脱落,感觉还往里缩?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手足口病几天能好 正确护理缩短手足口病病情?

手足口病一般7-10天能好,正确护理有助于缩短病程。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多数患儿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伴有低热、食欲不振等症状。病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初期1-2天可能出现发热,随后3-5天疱疹逐渐显现,最后2-3天症状逐渐消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抓挠皮疹、补充足够水分是护理关键。若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或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需立即就医。

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辛辣刺激。家长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测量体温并记录疱疹情况。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做完人工流产要喷多久缩宫素?

人工流产后通常需要使用缩宫素1-3天,具体时间需根据子宫恢复情况调整。

缩宫素主要用于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并帮助子宫复旧。人工流产后子宫需要排出残留组织并恢复原有大小,缩宫素能有效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1-2天短程使用适用于子宫收缩良好、出血量少的患者。2-3天中程使用适用于出血量较多或子宫复旧欠佳的情况。极少数宫缩乏力者可能需要延长至3天以上,但需严格遵医嘱调整。使用期间需观察阴道出血量及腹痛情况,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子宫强直性收缩。

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会阴清洁,按医嘱复查超声了解宫腔恢复情况。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臀位脐带绕颈1周怎么办?

臀位脐带绕颈1周可通过定期产检、胎位矫正、剖宫产等方式处理。

臀位脐带绕颈1周可能与胎儿活动空间较大、脐带过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胎动异常、胎心监护异常等症状。定期产检有助于监测胎儿状况,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脐带绕颈程度及胎儿发育情况。胎位矫正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膝胸卧位操,帮助胎儿转为头位。若临近分娩仍为臀位或出现胎儿窘迫,需考虑剖宫产终止妊娠。脐带绕颈1周在临床较常见,多数情况下不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但需警惕脐带受压导致缺氧风险。

日常需注意胎动计数,避免剧烈运动,睡眠时保持左侧卧位以改善胎盘供血。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胎儿入盆了脐带绕颈还会绕出来吗?

胎儿入盆后脐带绕颈仍有概率自行绕出,但需密切监测胎动变化。

脐带绕颈在孕晚期较为常见,胎儿活动可能使脐带自然松解。若绕颈圈数较少且脐带长度足够,胎儿通过翻滚、伸展等动作可能摆脱缠绕。此时孕妇可保持适度活动,避免长时间仰卧位,定期产检观察脐血流情况。但若绕颈圈数多或脐带相对过短,自行绕出概率降低,可能影响胎儿血氧供应。

绕颈圈数多或伴有胎动异常时,胎儿活动可能导致脐带牵拉过紧。这种情况需通过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评估风险,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孕妇应每日固定时间记录胎动次数,发现胎动减少或剧烈需立即就医。

建议遵医嘱增加产检频率,避免剧烈运动和突然体位变化,睡眠时优先选择左侧卧位。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下巴严重后缩怎么回事,怎么办?

下巴严重后缩可能与遗传因素、下颌骨发育不良、不良口腔习惯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正畸治疗、正颌手术等方式改善。

遗传因素可能导致下颌骨发育异常,表现为下颌骨短小或位置靠后。下颌骨发育不良可能与儿童期营养不良、外伤或内分泌疾病有关,影响下颌骨正常生长。长期口呼吸、吮指等不良口腔习惯也可能导致下颌骨发育受限,加重后缩程度。患者通常伴随咬合紊乱、咀嚼困难、面部比例失调等症状。

轻度后缩可通过正畸治疗改善,如佩戴功能性矫治器促进下颌骨生长。严重后缩需正颌手术调整下颌骨位置,常用术式包括下颌骨矢状劈开术、颏成形术等。日常需纠正口呼吸习惯,避免长期俯卧睡眠,适度进行下巴前伸训练。

建议尽早就诊口腔正畸科或颌面外科,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热门标签

肝肿瘤 肺纤维化 喉原位癌 恶性葡萄胎 急性泪囊炎 阿-斯综合征 结核性心包炎 胎粪性腹膜炎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进行性脂肪营养不良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