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蔬菜时可通过控制油温、缩短加热时间、保留菜汤等方式减少维生素流失。主要有急火快炒、先洗后切、勾芡保护、合理搭配、适当加醋五种方法。
1、急火快炒采用180-200℃高温快速翻炒1-2分钟,能缩短蔬菜受热时间。维生素C、B族等水溶性维生素在高温短时条件下损失较少,叶菜类建议全程大火,根茎类可先焯水再快炒。使用铁锅传热均匀更利于保留营养素。
2、先洗后切蔬菜洗净后再切块处理,避免维生素从切口溶解于水中。切块大小以3-5厘米为宜,表面积过大会加速氧化。土豆、茄子等易褐变蔬菜可切后立即下锅,或短暂浸泡在淡盐水中减少营养流失。
3、勾芡保护起锅前用淀粉水勾薄芡,形成保护膜减少维生素接触空气。适用于西兰花、菠菜等富含维生素K的蔬菜,芡汁还能粘附脂溶性维生素促进吸收。勾芡时淀粉与水的比例建议1:8,汤汁浓稠度以能挂勺为宜。
4、合理搭配将富含维生素C的青椒与含铁丰富的菠菜同炒,促进铁吸收。番茄搭配油脂加热可提高番茄红素利用率。避免将黄瓜与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混炒,因黄瓜含维生素C分解酶。
5、适当加醋酸性环境能稳定维生素C,炒绿叶菜时沿锅边淋入2-3毫升食醋。醋应在出锅前加入,过早添加会导致叶绿素脱镁变色。酸味敏感的蔬菜可选择柠檬汁替代,但需控制用量避免过酸。
选择新鲜度高的应季蔬菜,冷藏保存不超过3天。清洗时用流动水冲洗代替浸泡,根茎类蔬菜建议带皮烹调。日常可交替采用蒸煮、凉拌等低温烹饪方式,搭配猕猴桃、鲜枣等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补充营养。出现牙龈出血等维生素缺乏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检测。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