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 其他耳鼻喉疾病

有东西卡在嗓子里怎么办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黄剑锋 助理医师
河源市紫金县柏埔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鱼刺卡在喉咙里喝醋有用吗?

鱼刺卡喉时喝醋没有实际效果。鱼刺卡喉的正确处理方法包括停止进食、尝试轻咳、使用镊子取出、就医处理、避免错误操作。

1、停止进食:

发现鱼刺卡喉后应立即停止进食,避免吞咽动作导致鱼刺进一步深入。此时继续进食可能造成食道或喉部黏膜二次损伤,甚至引发感染风险。

2、尝试轻咳:

对于位置较浅的鱼刺,可通过轻柔咳嗽利用气流将鱼刺排出。该方法适用于卡在会厌或咽部的细小鱼刺,但需注意避免剧烈咳嗽导致喉部水肿。

3、使用镊子取出:

在他人的协助下,可用消毒镊子夹取可见鱼刺。操作需在光线充足环境下进行,仅适用于肉眼可见且位置表浅的鱼刺,切忌盲目掏挖以免加重损伤。

4、就医处理:

当鱼刺位置较深或无法肉眼观察时,需及时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医生可通过喉镜或纤维支气管镜精准定位并取出鱼刺,同时处理可能存在的黏膜损伤。

5、避免错误操作:

吞咽饭团可能使鱼刺刺入更深组织,喝醋无法软化骨质鱼刺。这些民间偏方不仅无效,还可能延误治疗时机或造成食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日常饮食中应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食用鱼类时尽量选择刺少品种或提前剔除鱼刺。发生鱼刺卡喉后24小时内需观察是否出现胸痛、发热等症状,术后恢复期建议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影响黏膜修复。儿童及老年人进食鱼类时建议有人陪同,必要时可选用去刺鱼柳等安全食材。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蟹壳卡在喉咙能自己消化吗?

蟹壳卡在喉咙无法自行消化,需及时通过专业医疗手段取出。蟹壳主要成分为甲壳素,人体缺乏分解该物质的消化酶,可能引发黏膜损伤、感染甚至窒息风险。

1、甲壳素特性:

蟹壳由甲壳素和碳酸钙构成,甲壳素是一种高分子多糖,人体消化道无法分泌分解该物质的酶类。滞留的蟹壳会持续刺激咽喉部黏膜,导致局部充血水肿。

2、机械损伤风险:

尖锐蟹壳边缘可能划伤食道黏膜,造成黏膜下出血或浅表溃疡。临床常见伴随吞咽疼痛、唾液带血丝等症状,严重时可诱发纵隔感染。

3、梗阻窒息可能:

较大蟹壳碎片可能阻塞气管或食道入口,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呛咳不止。儿童及老年人因咽喉反射较弱,更易发生完全性梗阻导致窒息。

4、继发感染概率:

异物存留超过24小时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常见链球菌或厌氧菌感染。患者会出现发热、颈部淋巴结肿痛,严重者发展为颈部蜂窝织炎或脓肿。

5、医疗处置方式:

耳鼻喉科常用喉镜或食管镜取出异物,深度嵌顿需全麻下手术。术后需禁食6小时,使用康复新液等黏膜修复剂,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发生蟹壳卡喉应立即停止进食,避免吞咽馒头等错误方法。可尝试轻咳排出浅表异物,失败时需1小时内就医。术后24小时进食温凉流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日常处理螃蟹时应充分去除壳渣,儿童老人建议预先剥壳食用。养成细嚼慢咽习惯,进食时勿说笑打闹可有效预防。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孕吐没吐干净卡在喉咙怎么办?

孕吐未吐净导致喉咙异物感可通过调整体位、少量饮水、含服酸性食物、穴位按压及药物辅助缓解。这种情况多与妊娠激素波动、胃酸反流、咽喉敏感、体位不当及心理压力有关。

1、调整体位:

立即采取坐位或半卧位,避免平躺加重反流。身体前倾45度有助于利用重力排出残留物,同时轻拍背部促进排出。持续保持该姿势15分钟,若仍不适可尝试缓慢吞咽动作。

2、少量饮水:

分次饮用5-10毫升常温矿泉水,水温过冷过热均会刺激食道。建议采用"含漱式"饮水法,将水含在咽喉部片刻后缓慢咽下,每日总量不超过200毫升以防诱发新一轮呕吐。

3、酸性食物:

含服柠檬片或话梅等酸性食物刺激唾液分泌,每次含服时间不超过3分钟。唾液能中和残留胃酸并冲刷食道,但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含糖酸味食品。

4、穴位按压:

用拇指按压内关穴腕横纹上三横指与足三里膝盖下四横指,每穴持续按压1分钟。这两个穴位通过神经反射调节胃肠蠕动,按压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5、药物辅助:

维生素B6制剂可调节神经功能,铝碳酸镁能中和胃酸,但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出现持续窒息感或呕血时,应立即就医排除消化道出血等急症。

妊娠期建议选择苏打饼干、小米粥等碱性食物,避免油腻及过甜食品。晨起前30分钟可进食全麦面包片,平时穿着宽松衣物减少腹部压力。保持环境通风清新,进行孕妇瑜伽腹式呼吸训练,每日3次、每次5分钟。若体重周下降超过1公斤或出现脱水症状,需及时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蒙岭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肾结石卡在输尿管能排出来吗?

多数情况下肾结石卡在输尿管可以自行排出,具体与结石大小、位置、输尿管条件等因素有关。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结石直径小于5毫米、输尿管无狭窄、患者大量饮水、适当运动及药物辅助排石。

1、结石大小:

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自然排出率可达80%以上。输尿管内径约2-3毫米,但具有扩张性,结石表面光滑且体积较小时更容易通过。临床观察显示,3毫米以下结石平均排出时间为7天,4-5毫米结石可能需要2-3周。过大的结石可能嵌顿在输尿管三个生理狭窄处。

2、输尿管条件:

输尿管蠕动功能正常且无先天狭窄、术后粘连或肿瘤压迫时,结石更易排出。既往有输尿管手术史或放射性治疗史的患者,输尿管弹性降低会影响结石通过。输尿管镜检发现黏膜水肿程度也会影响排石效率。

3、水分摄入:

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可增加尿量至2升以上,尿流冲刷作用能促进结石移动。建议分次饮用温水,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增加肾脏负担。适当饮用柠檬水有助于碱化尿液,但浓茶、咖啡等利尿饮品可能加重脱水。

4、运动方式:

跳绳、爬楼梯等垂直运动利用重力作用辅助排石,每日建议进行3-4次,每次1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结石突然移动引发肾绞痛。倒立体位可能对下段输尿管结石有辅助作用,但高血压患者需谨慎。

5、药物辅助:

α受体阻滞剂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临床常用坦索罗辛、多沙唑嗪等。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抗炎药能减轻水肿。中成药如尿石通颗粒具有利尿通淋功效。使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建议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减少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可适量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其含有的枸橼酸能抑制结石形成。出现持续腰痛、血尿、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变化,即使结石排出后也需每年检查预防复发。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感觉有东西卡在食道怎么治疗?

感觉有东西卡在食道可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内镜取出、药物缓解、调整进食习惯、心理疏导等方式治疗。该症状通常由食物嵌顿、食道炎症、贲门失弛缓症、食道异物、焦虑等因素引起。

1、海姆立克急救法:

适用于固体食物突然阻塞气道的情况,通过腹部快速向上冲击产生气流将异物排出。操作时需从背后环抱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抵住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握住拳头快速向上方冲击。儿童需采用跪姿操作,婴儿则需拍背联合胸外按压。

2、内镜取出:

当异物卡在食道中段或下段时,需通过胃镜或食道镜进行可视化取出。医生会使用异物钳、网篮等器械,在局部麻醉下操作。尖锐异物或嵌顿超过24小时者需优先处理,避免造成食道穿孔或黏膜溃疡。

3、药物缓解:

对于食道痉挛或炎症导致的异物感,可使用盐酸丁卡因胶浆局部麻醉,铝碳酸镁片保护黏膜,或枸橼酸莫沙必利促进蠕动。伴随反酸时可联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调整进食习惯:

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说话大笑。带骨刺鱼类需仔细剔除,年糕等黏性食物应小口分食。老人和儿童建议将食物切成小块,矫正边吃饭边看电视等不良习惯。餐后2小时内避免平卧以防反流。

5、心理疏导:

持续异物感但检查未发现异常时,可能与焦虑症或躯体化障碍有关。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缓解紧张,正念冥想改善主观不适感。严重者可进行认知行为治疗,避免过度关注吞咽动作形成恶性循环。

日常建议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藕粉、米汤,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损伤。练习吞咽功能训练操,如空咽练习和颈部伸展运动。若出现呕血、胸骨后剧痛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警惕食道穿孔或纵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长期反复发作建议完善胃镜和食道测压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偏瘫 天花 脑脓肿 体温过低 气管肿瘤 急性膀胱炎 耳源性眩晕 皮肤蝇蛆病 细菌性肝脓肿 胫前动脉损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