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过敏性哮喘脱敏治疗效果怎么样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治过敏性哮喘的方法?

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避免过敏原接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环境控制和紧急处理。

1、避免过敏原接触

过敏性哮喘患者应明确并避免接触诱发哮喘的过敏原,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宠物皮屑、霉菌等。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螨床罩,减少地毯和毛绒玩具的摆放。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在花粉浓度高的季节长时间户外活动。对于食物过敏诱发的哮喘,需严格避免摄入相关食物。

2、药物治疗

过敏性哮喘的常用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可减轻气道炎症。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能扩张支气管,常与吸入激素联合使用。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可阻断炎症介质。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快速缓解症状。抗IgE单抗如奥马珠单抗适用于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

3、免疫治疗

对于明确单一过敏原且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考虑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提高机体耐受性。治疗周期通常持续3-5年,可显著改善症状并减少药物用量。免疫治疗需在专业医生监督下进行,治疗初期可能出现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

4、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空气中的过敏原颗粒。控制室内湿度在50%以下,防止霉菌滋生。避免使用刺激性气味的清洁剂、香水等化学物品。吸烟者必须戒烟,避免二手烟暴露。寒冷干燥天气注意保暖,佩戴口罩防止冷空气刺激气道。

5、紧急处理

急性发作时应立即脱离过敏环境,使用速效支气管扩张剂。如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严重表现,需立即就医。患者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制定个性化的哮喘行动计划。定期监测峰流速值,记录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严重过敏反应可能需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

过敏性哮喘患者应建立长期规范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评估病情控制情况。保持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肺功能。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抗氧化物质。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学习正确的吸入装置使用方法,掌握哮喘自我管理技能。通过医患共同努力,大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的症状控制。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过敏性哮喘最佳治疗方法?

过敏性哮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避免过敏原接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环境控制和呼吸训练等。过敏性哮喘是一种由过敏原诱发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

1、避免过敏原接触

识别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基础措施。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宠物皮屑、霉菌等。患者可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致敏物质,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保持室内清洁,使用防螨床上用品,避免饲养宠物,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控制过敏性哮喘症状的主要手段。常用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可减轻气道炎症。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能扩张支气管。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可阻断过敏反应。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缓解症状。

3、免疫治疗

特异性免疫治疗又称脱敏治疗,适用于对单一过敏原过敏的患者。通过定期注射或舌下含服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使机体产生免疫耐受。该疗法需要持续3-5年,可显著改善症状并减少药物用量,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4、环境控制

改善生活环境有助于减少哮喘发作。保持室内通风干燥,控制湿度在50%以下。定期清洗空调滤网,使用空气净化器。避免接触二手烟、香水、空气清新剂等刺激性物质。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5、呼吸训练

呼吸训练可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改善肺功能。腹式呼吸训练能增强膈肌力量,减少呼吸频率。缩唇呼吸有助于延长呼气时间,防止气道过早塌陷。这些方法可在专业康复师指导下学习,长期坚持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过敏性哮喘患者应建立长期管理计划,定期随访评估病情。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欧米伽3脂肪酸。适度运动如游泳、散步可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哮喘。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出现严重发作及时就医。通过综合治疗和科学管理,大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控制。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脸过敏了怎么快速脱敏?

脸过敏可通过冷敷、停用刺激性产品、外用药物、口服抗组胺药、就医治疗等方式快速脱敏。面部过敏通常由接触过敏原、护肤品刺激、紫外线照射、食物过敏、自身免疫反应等原因引起。

1、冷敷

使用冷藏后的生理盐水或纯净水浸湿纱布,敷于过敏部位5-8分钟。低温能收缩毛细血管,减轻红肿灼热感。重复进行时需间隔10分钟以上,避免冻伤。冷敷后及时涂抹医用保湿霜,防止皮肤屏障进一步受损。

2、停用刺激性产品

立即停用含酒精、香精、果酸等成分的护肤品。选择无添加的医用敷料进行基础保湿,避免使用功效型产品。清洁时用温水代替洗面奶,减少摩擦动作。过敏期间禁止去角质、敷面膜等护理行为。

3、外用药物

可遵医嘱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急性炎症,或使用他克莫司软膏调节免疫反应。炉甘石洗剂适用于伴有渗出的过敏皮疹。药物使用不超过7天,涂抹前需清洁双手,避免接触眼周黏膜。

4、口服抗组胺药

氯雷他定能阻断组胺受体,减轻瘙痒和红肿症状。西替利嗪适用于花粉等吸入性过敏原引发的反应。地氯雷他定对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服药期间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可能出现嗜睡等副作用。

5、就医治疗

若出现面部肿胀伴呼吸困难需急诊处理,可能与血管性水肿有关。顽固性过敏需检测过敏原,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光敏性皮炎患者需配合窄谱紫外线治疗。

过敏期间保持环境湿度在50%左右,穿着纯棉衣物减少摩擦。饮食避免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外出时使用物理防晒霜,选择UPF50+的防晒口罩。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或加重时,应及时到皮肤科进行斑贴试验等专业检测。日常建议建立护肤成分记录表,帮助识别潜在过敏原。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过敏性哮喘吃什么药?

过敏性哮喘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吸入粉雾剂、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孟鲁司特钠片、氯雷他定片、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药物控制症状。过敏性哮喘主要由过敏原刺激引发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

1、布地奈德吸入粉雾剂

布地奈德吸入粉雾剂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减轻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支气管黏膜水肿。该药适用于慢性持续性过敏性哮喘的长期控制,需规律使用才能维持疗效。使用后可能出现声音嘶哑、口腔念珠菌感染等不良反应,用药后需及时漱口。

2、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为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的复合制剂,既可扩张支气管又能抗炎。适用于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患者的维持治疗,能显著减少急性发作频率。常见副作用包括心悸、震颤,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谨慎使用。

3、孟鲁司特钠片

孟鲁司特钠片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炎症介质释放缓解支气管痉挛。特别适用于伴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对运动诱发型哮喘也有预防作用。少数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头痛、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

4、氯雷他定片

氯雷他定片作为第二代抗组胺药,能有效抑制过敏反应中的组胺释放,减轻鼻眼过敏症状。对于合并过敏性鼻炎或荨麻疹的哮喘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价值。该药不良反应较少,偶见口干、乏力等轻微反应。

5、异丙托溴铵气雾剂

异丙托溴铵气雾剂属于短效抗胆碱能药物,通过阻断迷走神经张力缓解支气管收缩。主要用于急性哮喘发作时的紧急缓解,起效较快但维持时间较短。青光眼或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时需监测相关症状。

过敏性哮喘患者除规范用药外,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评估控制水平。日常生活中需避免接触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冬季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发作。建议随身携带速效支气管扩张剂以备应急使用,若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药物控制不佳时需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宝宝过敏体质怎么脱敏?

过敏体质宝宝脱敏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回避过敏原、药物治疗、免疫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环境控制等方法。过敏反应可能由食物、尘螨、花粉等因素诱发,表现为皮肤瘙痒、腹泻、呼吸道症状等。

1、回避过敏原

通过过敏原检测明确致敏物质,严格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食物过敏需采用饮食日记法追踪致敏食物,环境过敏需定期清洁床上用品并使用防螨罩。母乳喂养的母亲应同步规避高危致敏食物。

2、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症状,严重过敏反应需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皮肤症状可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但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宜超过一周。所有药物均需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3、免疫调节

对于尘螨等吸入性过敏原,可考虑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该疗法通过逐步增加过敏原提取物剂量,帮助机体建立免疫耐受。治疗周期通常需要3-5年,5岁以上儿童耐受性更佳。

4、肠道菌群平衡

补充鼠李糖乳杆菌等特定益生菌株可改善肠道屏障功能,降低食物过敏概率。适度增加发酵食品摄入,避免滥用抗生素。6月龄后逐步引入多样化辅食有助于诱导口服免疫耐受。

5、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湿度在50%以下减少尘螨滋生,使用HEPA滤网空气净化器。避免接触毛绒玩具和宠物,外出时做好防护。衣物选择纯棉材质,洗涤时用60℃以上热水杀灭螨虫。

家长应建立详细的过敏症状记录本,包括发作时间、接触物、症状特征等信息,定期与过敏科医生沟通调整方案。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宝宝对新食物的反应,引入新食材时遵循单一品种、少量尝试原则。保持适度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开花粉浓度高的时段。随着免疫系统发育完善,部分儿童在学龄期过敏症状会自然缓解,但严重过敏体质需长期管理。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热门标签

肝硬化 白斑病 花斑癣 急性咽炎 大脑撕裂伤 肌红蛋白血症 毛细淋巴管瘤 皮肤真菌感染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 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