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 心肌缺血

高大夫你好,我在四年前怀孕发现得了糖尿病,为了要孩子打胰岛素,现在眼袋大用点什么药。前几天得静脉炎住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范会君 住院医师
威县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朱彩云 住院医师
武强县中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康复科只能住20天的原因?
  康复科患者常被要求20天内出院的现象,主要受医保支付政策、医院管理机制、医疗资源分配及政策执行偏差等多重因素影响。国家医保部门虽未设定住院天数上限,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隐性限制。   1、医保支付政策影响DRG付费模式将疾病治疗费用打包计算,部分医院为控制成本,将支付标准误用为住院天数限制。三级医院康复科单病例医保支付额度通常覆盖15-20天治疗周期,超期可能导致医院亏损。建议推进按床日付费改革,广东已将重度康复患者支付周期延长至360天,更符合康复治疗规律。   2、医院运营管理需求公立医院考核体系将平均住院日作为关键指标,三甲医院需控制在8-10天以提升病床周转率。康复患者日均收益低于外科手术病例,住院超20天易导致科室效益下滑。建议建立康复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转诊机制,济南已开展专项督导纠正分解住院问题。   3、医疗资源分配矛盾我国每千人口康复床位仅0.18张,三甲医院康复科床位使用率达98%。为保障急重症患者收治,部分医院通过出院转院平衡资源。山西长治实施按床日定额支付后,重症康复患者住院周期延长至45天,该模式值得推广。   4、政策执行存在偏差39%的医疗机构将医保支付均值曲解为限额,以“额度用尽”为由强制患者出院。国家医保局明确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住院天数,2024年已查处分解住院案例127起。建议患者保留缴费凭证并向12393医保热线投诉侵权行为。   5、患者个体差异考量轻症患者经系统康复后,20天可完成80%功能恢复,符合出院标准。但脑卒中、脊髓损伤等重症需持续治疗,盲目出院导致32%患者出现二次损伤。医生应根据Berg平衡量表、Fugl-Meyer评分等客观指标决定住院时长,取代简单天数限制。   康复医疗体系需从政策设计、执行监管、资源配置三方面协同改进。患者遭遇不合理住院天数限制时,可依据《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维护权益,要求医院提供书面评估报告。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甘精胰岛素是长效的吗?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长效胰岛素,作用时间可持续24小时,主要用于控制基础血糖水平。它通过模拟人体自然分泌的基础胰岛素,帮助糖尿病患者维持血糖稳定,减少血糖波动。 1、甘精胰岛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改变胰岛素的分子结构,使其在皮下注射后缓慢释放,从而延长作用时间。这种特性使其成为长效胰岛素,适合用于控制空腹血糖和夜间血糖。与其他胰岛素相比,甘精胰岛素的作用更加平稳,低血糖风险较低。 2、甘精胰岛素的适应症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需要长期控制基础血糖的人群。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通常与餐前速效胰岛素联合使用,以全面控制血糖。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甘精胰岛素可以作为单一疗法或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使用。 3、甘精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较为简便,通常每天注射一次,时间可以选择在早餐前、晚餐前或睡前,具体时间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确定。注射部位可以选择腹部、大腿或上臂,轮换注射部位有助于减少皮肤硬化和脂肪萎缩的风险。 4、使用甘精胰岛素时需注意监测血糖,尤其是在开始使用或调整剂量时。常见的副作用包括低血糖、注射部位反应如红肿、瘙痒和体重增加。如果出现严重的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汗、意识模糊,应立即采取措施,如摄入含糖食物或饮料,并及时就医。 5、甘精胰岛素的存储条件需注意,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存放在2-8摄氏度的冰箱中,避免冷冻。已开封的胰岛素可以在室温下保存,但需在28天内使用完毕。避免将胰岛素暴露在高温或阳光直射下,以免影响药效。 甘精胰岛素作为一种长效胰岛素,在糖尿病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患者维持血糖稳定,减少并发症风险。患者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监测血糖,注意注射技巧和存储条件,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小腿静脉炎怎么治疗?
小腿静脉炎的治疗包括抗凝药物、压力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其发生与静脉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密切相关。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和利伐沙班可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压力治疗包括弹力袜、绷带和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生活方式上应避免久坐久站,适当抬高患肢,并保持适度运动。 1、抗凝药物是治疗小腿静脉炎的核心,低分子肝素通过皮下注射可快速起效,适用于急性期;华法林为口服抗凝药,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利伐沙班是新型口服抗凝药,使用方便且无需频繁监测。这些药物可有效防止血栓扩展和复发,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出血风险。 2、压力治疗可改善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医用弹力袜需根据腿部尺寸选择合适的压力等级,通常建议白天穿戴;弹性绷带可由专业人员正确包扎,但需注意松紧度;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通过周期性充气放气促进血液流动,适合卧床患者。压力治疗应长期坚持,症状缓解后仍需继续使用。 3、生活方式调整对预防复发至关重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久坐时应定时活动踝关节,久站时可适当踮脚;睡眠时可将患肢抬高15-20厘米,利用重力促进血液回流;适度运动如步行、游泳可增强小腿肌肉泵功能,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同时保持健康体重,戒烟限酒,控制慢性疾病。 4、急性期需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但不宜完全制动,可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热敷可缓解局部疼痛,但温度不宜过高,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如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可能提示肺栓塞,需立即就医。 5、慢性期应坚持长期管理,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血栓变化。对于反复发作或存在高危因素者,可能需延长抗凝治疗时间。部分患者可考虑介入治疗如导管溶栓或下腔静脉滤器植入,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小腿静脉炎的治疗需要药物、物理治疗和生活方式的综合干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同时注意预防并发症和复发。患者应遵医嘱进行长期管理,定期随访,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影响胰岛素疗效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胰岛素疗效的因素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相互作用、注射技术、胰岛素储存条件以及个体生理状态等。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运动强度、药物干扰、注射部位和方式、胰岛素保存温度、以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都会影响其效果。 1、饮食: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和种类直接影响血糖水平,进而影响胰岛素的需求量。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可能导致血糖波动,需调整胰岛素剂量。建议采用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豆类,避免精制糖和高GI食物。 2、运动:运动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利用。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低血糖,需适当减少胰岛素剂量。建议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每周至少150分钟,并结合力量训练。 3、药物相互作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干扰胰岛素作用,需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定期与医生沟通,评估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4、注射技术:注射部位、深度和速度影响胰岛素吸收。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同一部位频繁注射,可减少脂肪增生和吸收不均。使用正确的注射角度和速度,确保胰岛素均匀吸收。 5、胰岛素储存条件:胰岛素需在2-8℃保存,避免高温和冷冻。未开封的胰岛素应冷藏,开封后可室温保存,但不超过30天。定期检查胰岛素外观,如有浑浊或沉淀应停止使用。 6、个体生理状态:感染、应激、月经周期等生理变化可能影响胰岛素需求。监测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应激因素,有助于稳定血糖。 影响胰岛素疗效的因素多样,需综合考虑饮食、运动、药物、注射技术、储存条件和个体生理状态,通过合理调整和监测,确保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定期与医疗团队沟通,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哪些糖尿病患者不宜过早接受胰岛素治疗?
部分糖尿病患者不宜过早接受胰岛素治疗,需根据具体病情评估。二型糖尿病患者如果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口服药物能够稳定血糖,早期不应盲目使用胰岛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也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对胰岛素过敏或存在严重心理抗拒的患者也应避免过早使用。针对上述情况,可以优先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方案。 1、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早期阶段,血糖波动较小且无严重并发症时,通常不需要立即使用胰岛素。这类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和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阿卡波糖来维持血糖稳定。过早使用胰岛素可能增加低血糖风险,同时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经济压力。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2、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胰岛素的使用。胰岛素虽能有效控制血糖,但对胎儿的安全性需严格评估。部分孕妇通过饮食控制如低糖饮食、分餐制和适量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即可实现血糖管理。若必须使用胰岛素,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性较高的胰岛素类型如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 3、对胰岛素过敏或存在严重心理抗拒的患者也应避免过早使用胰岛素。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呼吸困难和低血糖,需立即停药并寻求医生帮助。心理抗拒的患者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如了解胰岛素的作用和必要性和心理疏导如认知行为疗法逐步接受治疗方案。对于无法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可尝试其他降糖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联合生活方式干预。 糖尿病患者是否使用胰岛素需个体化评估,结合病情、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定期复诊,调整用药,同时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低糖饮食、适量运动和规律作息,以维持血糖稳定和整体健康。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热门标签

脊柱裂 猫抓病 慢性宫颈炎 男性尖锐湿疣 单纯性牙周炎 颈外静脉损伤 球后视神经炎 静脉炎后综合症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