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产前诊断科

刚怀孕不久前天做B超显式内膜厚约10毫米,宫腔偏右厕宫角处见大小约5乘4乘3毫米无回声,边界清,双侧附件区

3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吴博 技师
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
立即预约
罗翊 住院医师
武汉后湖中医院结合医院
立即预约
张双 技士
河间市城关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双肾回声增强能恢复吗?

双肾回声增强能否恢复需结合具体病因判断,部分情况可逆,部分可能持续存在。双肾回声增强可能与肾结石、肾钙质沉积、慢性肾病等因素有关,需通过影像学复查和肾功能评估明确病因。

肾结石引起的回声增强在结石排出或溶解后可能恢复正常。较小的结石可通过增加饮水量、适度运动促进排出,尿酸结石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碱化尿液。若结石引发肾积水,需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解除梗阻后,肾实质回声可能逐渐改善。肾钙质沉积导致的回声增强与代谢异常相关,纠正高钙血症、低磷血症等原发病后,部分患者沉积减少,但严重钙化可能不可逆。慢性肾病引起的回声增强常伴随肾小球硬化或间质纤维化,早期控制血压、血糖及蛋白尿可能延缓进展,但已形成的结构损伤通常难以完全恢复。

某些特殊情况下回声增强可能持续存在。先天性肾发育异常如海绵肾的髓质钙盐沉积,或长期高血压导致的肾小动脉硬化,通常无法逆转。多囊肾患者的囊肿壁钙化也会表现为回声增强。这类情况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变化,通过低盐饮食、控制蛋白质摄入等方式减轻肾脏负担。急性肾损伤恢复期可能出现短暂性回声增强,随着肾小管上皮细胞修复,多数在3-6个月内减轻。

建议患者完善尿常规、肾功能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必要时行肾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日常需限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伴有水肿者应记录每日出入量,出现尿量减少或血肌酐升高需及时复诊。超声随访间隔建议3-6个月,动态观察回声变化与肾功能关联性。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小孩肾积水10毫米怎么办?

小孩肾积水10毫米可通过定期复查、调整饮食、控制感染、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肾积水可能与先天性尿路畸形、尿路结石、尿路感染、膀胱输尿管反流、肿瘤压迫等因素有关。

1、定期复查

轻度肾积水患儿需每3-6个月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动态监测积水变化。若积水稳定且无肾功能损害,可继续观察。复查时应同时评估尿常规、血肌酐等指标,排除隐匿性感染或肾功能异常。家长需记录患儿排尿频率、尿量及是否伴随疼痛等症状,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2、调整饮食

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000毫升,分次少量摄入。限制高盐高蛋白食物,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减少肾脏代谢压力。可适量增加冬瓜、黄瓜等利尿蔬菜,但需监测电解质平衡。母乳喂养婴儿应保持正常哺乳频率,配方奶喂养儿须按标准比例冲调。

3、控制感染

合并尿路感染时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感染控制后应持续低剂量抑菌治疗3-6个月,常用药物包括呋喃妥因肠溶片、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家长需每日清洁患儿会阴部,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肠道细菌污染尿道。

4、药物治疗

对于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可选用酒石酸托特罗定口服溶液减少膀胱痉挛。存在结石时使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碱化尿液。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可能改善部分梗阻症状,但需严格遵医嘱。所有药物使用期间应监测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5、手术治疗

积水进行性加重或肾功能受损时需手术干预,常见术式包括输尿管再植术、肾盂成形术。微创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术后2-3天可恢复饮食。开放手术需留置输尿管支架管2-4周,术后定期冲洗防止堵塞。术前家长应配合完成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明确梗阻具体位置。

患儿日常应避免剧烈跑跳等可能撞击腰腹部的运动,睡眠时尽量侧卧减轻肾脏压力。注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出现血尿、絮状物或排尿哭闹应立即就医。冬季做好腰部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诱发肾盂肾炎。建立规律排尿习惯,每2-3小时督促排尿一次,避免膀胱过度充盈。长期随访中若发现积水持续超过15毫米或分肾功能低于40%,需考虑进一步干预。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子宫肌瘤紧靠近宫腔和突向宫腔的区别?

子宫肌瘤紧靠近宫腔和突向宫腔的主要区别在于生长位置对宫腔形态的影响程度。

紧靠近宫腔的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内,与宫腔内膜相邻但未直接侵入宫腔形态通常保持完整,可能仅表现为月经量增多或周期紊乱。这类肌瘤多因雌激素水平异常或遗传因素导致,可通过超声检查明确位置。突向宫腔的肌瘤则向宫腔方向生长,部分或完全突入宫腔,易导致宫腔变形,常引发明显症状如严重经期出血、贫血或不孕。此类生长方式可能与肌瘤初始发生位置较低或生长方向特殊有关,需通过宫腔镜进一步评估。

日常应注意避免摄入可能刺激雌激素分泌的食物,定期复查肌瘤生长情况。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膀胱三角区粘膜充血严重吗?

膀胱三角区粘膜充血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病因判断,可能由感染、结石或肿瘤等因素引起。

膀胱三角区粘膜充血常见于膀胱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感染,多伴随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轻度充血可能通过抗感染治疗缓解,如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药物。若由膀胱结石刺激引起,可能需配合排石治疗。长期反复充血需警惕膀胱肿瘤等器质性病变,需通过膀胱镜进一步检查。

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减少泌尿系统刺激。

仲秋

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男科

宫腔内出血怎么办?

宫腔内出血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宫腔内出血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出血期间禁止性生活,减少盆腔充血风险。建议选择透气棉质内裤,避免穿紧身裤。可适当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

2、药物治疗

黄体酮胶囊可用于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出血,通过调节子宫内膜转化止血。氨甲环酸片能抑制纤溶酶原激活,改善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屈螺酮炔雌醇片作为短效避孕药,可规律月经周期。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宫腔镜手术

适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或黏膜下肌瘤导致的出血,可在直视下切除病灶。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3-5天,观察阴道排液情况。该手术创伤较小,恢复期通常为1-2周。

4、子宫动脉栓塞术

针对难治性子宫肌瘤出血,通过介入技术阻断病灶血供。术前需完善凝血功能检查,术后可能出现下腹隐痛等栓塞后综合征。需配合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症状多在1周内消退。

5、子宫内膜切除术

适用于无生育需求且药物治疗无效的功能性子宫出血。通过电切或热球消融去除子宫内膜功能层,术后可能出现宫腔粘连。需定期复查超声,必要时使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促进内膜修复。

出血期间建议记录出血量及持续时间,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可适当饮用红糖姜茶温暖子宫,但糖尿病患者慎用。若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或出血持续超过7天,应立即就医。长期反复出血者需定期妇科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可能。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内分泌平衡,建议每晚保证7-8小时睡眠。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肛裂 露阴癖 高血脂 酒糟鼻 石棉肺 扁平苔癣 氮质血症 慢性肾炎 尿道肉阜 玻璃体变性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