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耳鼻喉科

我家宝宝四个月,感冒鼻塞伴有咳嗽。医生开了馥感啉口服液和肺力咳合剂。但馥感啉好难喝,宝宝一喝就吐哭闹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廖浩林 住院医师
梅州市康复医院
立即预约
张俊淑 主治医师
广宗县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孩子哭闹会流鼻涕导致鼻炎吗?

孩子哭闹时流鼻涕通常不会直接导致鼻炎,但可能诱发或加重原有鼻炎症状。哭闹引起的流鼻涕多为暂时性生理反应,而鼻炎多与感染、过敏等因素相关。

哭闹时鼻腔分泌物增多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情绪激动会刺激副交感神经,导致鼻黏膜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表现为暂时性流清涕。这种情况通常在情绪平复后自行缓解,鼻涕性状为无色透明水样,不伴随鼻塞、头痛等不适。家长可用柔软纸巾轻拭鼻涕,避免用力擤鼻损伤鼻黏膜,同时通过安抚情绪帮助孩子恢复平静。

若孩子本身存在过敏性鼻炎或慢性鼻窦炎,哭闹可能成为症状加重的诱因。剧烈哭泣时大量冷空气吸入可能刺激敏感鼻黏膜,诱发打喷嚏、鼻痒等症状。反复擦拭鼻涕可能造成鼻前庭皮肤破损,增加继发感染风险。这类情况常伴有阵发性喷嚏、鼻塞、揉鼻动作,鼻涕可能转为黏稠或黄绿色。家长需观察是否接触过敏原,必要时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洗,并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或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在50%左右,避免尘螨、宠物毛发等过敏原积聚。饮食中适当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橙子,有助于增强黏膜抵抗力。若持续出现脓涕、睡眠打鼾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耳鼻喉科排除急性鼻窦炎或腺样体肥大等问题。

周小凤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补天灵片与同房的时间密码,你解开了吗?

补天灵片通常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具体用药时间与同房时间无直接关联。补天灵片主要用于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症状,其用药方案需根据个体病情调整,不建议自行设定用药与同房的固定时间间隔。

补天灵片作为中成药,其成分包含淫羊藿、枸杞子等药材,需通过持续用药积累药效,而非临时服用。药物吸收和起效时间受胃肠功能、个体代谢差异等因素影响,盲目追求用药后立即同房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肾阳虚患者通常伴随性功能减退,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和规律用药,短期内突击用药可能加重身体负担。

部分患者误认为服药后短时间内同房可增强效果,但中药调理需遵循疗程规律。补天灵片说明书中未规定具体用药与同房的时间关系,擅自调整用药频率或剂量可能引发心悸、头晕等不良反应。合并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压患者更应避免为追求效果而集中用药,需严格遵医嘱控制服药周期。

使用补天灵片期间应保持适度性生活频率,避免过度消耗体力。日常需配合保暖避寒、减少生冷饮食,适当进行八段锦等温和运动辅助调理。若用药后出现口干舌燥、潮热等不适,应及时停药并咨询中医师调整方案。肾阳虚的改善需要药物与生活习惯协同作用,不建议将补天灵片作为临时性功能增强剂使用。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吃母乳哭闹怎么回事?

吃母乳哭闹可能与喂养姿势不当、乳汁流速异常、婴儿胃肠不适等因素有关。

喂养姿势不当可能导致婴儿吸吮困难或吞咽空气,引发哭闹。乳汁流速过快或过慢均会造成婴儿不适,过快易呛咳,过慢则需费力吸吮。胃肠不适常见于肠胀气或肠绞痛,多与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表现为吃奶时扭动身体、突然哭闹。部分婴儿可能因乳糖不耐受或牛奶蛋白过敏引发腹泻、皮疹等伴随症状。

哺乳时应保持婴儿头高臀低位,确保正确含接乳头。可尝试拍嗝缓解胀气,或使用婴儿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若怀疑过敏需就医排查,必要时更换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张向宁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一岁多宝宝晚上哭闹肚子鼓鼓的怎么办?

一岁多宝宝晚上哭闹肚子鼓鼓可能与肠胀气、消化不良、肠套叠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腹部按摩、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肠胀气多因吞咽空气或食物发酵产气导致,表现为腹部膨隆、频繁哭闹。哺乳后需竖抱拍嗝,减少空气吞咽,避免过度喂养。腹部按摩以顺时针方向轻柔按压,促进气体排出。消化不良常见于辅食添加不当或乳糖不耐受,伴随食欲下降、大便酸臭。可少量多餐喂养,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糊、南瓜泥。肠套叠属于急症,典型症状为阵发性哭闹、果酱样便,需立即就医排除。药物干预需遵医嘱,如西甲硅油乳剂缓解胀气,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

日常注意观察宝宝排便及精神状态,避免腹部受凉,喂养时保持正确姿势。

刘晗

主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脐疝会引起宝宝哭闹吗?

脐疝可能会引起宝宝哭闹,但多数情况下不会直接导致持续哭闹。脐疝通常是由于脐环未完全闭合导致腹腔内容物突出形成,多数属于生理性现象。

脐疝在宝宝安静平卧时可能自行回纳,一般不会引起明显不适。哭闹更多与肠胀气、饥饿、皮肤刺激等常见因素相关。若脐疝部位出现红肿、发热、触痛或无法回纳,可能发生嵌顿,此时宝宝会因疼痛剧烈哭闹,需立即就医。

日常应避免过度按压脐部,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若发现脐疝持续增大或伴随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到小儿外科就诊评估。

李竹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高血压 跟腱炎 急腹症 莱姆病 龟头包皮炎 急性泪囊炎 急性腹膜炎 眶下间隙感染 胎儿神经管缺陷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