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 肾虚

肾虚气上逆怎么办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给宝宝揉肚子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给宝宝揉肚子建议采用顺时针方向按摩。顺时针按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胀气、便秘等不适,主要作用包括促进消化、缓解肠绞痛、改善排便、减少胀气、安抚情绪。

1、促进消化:

顺时针按摩方向与肠道解剖结构一致,能模拟食物在消化道中的自然走向。轻柔的环形按压可刺激胃肠神经反射,增强肠道平滑肌收缩节律,帮助奶液或食物残渣向下推进。按摩时需避开脐部,用指腹以适度压力画圈,每次持续3-5分钟。

2、缓解肠绞痛:

婴儿肠道发育不完善易出现痉挛性疼痛。顺时针按摩能分散肠道局部压力,通过皮肤接触传导温和刺激,阻断痛觉信号传递。可配合屈腿动作辅助排气,按摩力度以宝宝不抗拒为宜,每日可进行2-3次。

3、改善排便:

针对便秘婴儿,顺时针按摩能加速结肠内容物移动。按摩时从右下腹开始,经右上腹、左上腹至左下腹形成闭合环路,对应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的生理走向。建议在喂奶后1小时进行,避免吐奶。

4、减少胀气:

气体在肠道内蓄积时,顺时针按摩可帮助气体向直肠方向移动。按摩前可将双手搓热,配合婴儿润肤油减少摩擦,重点按压腹部两侧及下腹区域。若触及硬块或宝宝哭闹加剧需立即停止。

5、安抚情绪:

规律性触摸能通过迷走神经刺激促进内啡肽分泌。母亲在按摩时可哼唱儿歌保持节奏,掌心温度与稳定压力能重建子宫环境的安全感。建议固定每日按摩时间,形成条件反射性放松。

日常护理中可将腹部按摩与被动操结合,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再平躺按摩。注意观察宝宝表情变化,出现呕吐、血便、持续哭闹需就医。哺乳期母亲需避免摄入易产气食物如豆类、十字花科蔬菜,配方奶喂养者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更换水解蛋白奶粉。保持室温26-28℃进行按摩,避免宝宝着凉。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便秘是顺时针揉肚子还是逆时针?

便秘时揉肚子建议采用顺时针方向。顺时针揉腹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粪便排出,而逆时针揉腹可能抑制肠蠕动。

1、促进肠蠕动:

顺时针方向与结肠走向一致,能有效刺激肠道蠕动。肠道从右下腹开始向上至右上腹,再横过腹部至左上腹,最后向下至左下腹形成顺时针走向。沿此方向按摩可推动粪便向直肠移动。

2、改善血液循环:

顺时针按摩能增加腹部血流,促进肠道血液循环。良好的血液循环有助于肠道肌肉收缩,增强肠道动力,缓解因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的便秘。

3、放松腹部肌肉:

轻柔的顺时针按摩可缓解腹部肌肉紧张。便秘患者常伴有腹部肌肉痉挛,适度按摩能放松肌肉,减轻排便时的疼痛感。

4、刺激神经反射:

腹部按摩可刺激肠道神经反射。顺时针按摩能激活副交感神经,增强肠道蠕动反射,促进排便反射形成。

5、辅助排便姿势:

按摩时可配合正确排便姿势。建议采取蹲位或垫高双脚的坐姿,同时进行顺时针按摩,能更有效促进排便。

日常可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火龙果,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适度进行快走、瑜伽等运动,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不动。若长期便秘或伴有腹痛、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小孩拉肚子揉肚子应该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小孩拉肚子时揉肚子建议顺时针方向按摩。顺时针按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腹胀和排便不畅,具体操作需注意力度、时间、温度、体位和配合护理五个要点。

1、力度:

按摩时需用指腹轻柔施力,以皮肤微微凹陷为宜,避免压迫内脏。婴幼儿腹部肌肉薄弱,过度用力可能引发不适,建议单手掌心贴腹,以画圈方式缓慢施压。

2、时间:

每次按摩持续5-10分钟,每日2-3次为宜。建议在进食后1小时进行,空腹或刚进食时按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若孩子出现抗拒或哭闹应立即停止。

3、温度:

操作前将双手搓热至38℃左右,寒冷刺激可能加重肠痉挛。冬季可使用温热毛巾敷腹后再按摩,但需避免直接使用热水袋以防烫伤。

4、体位:

让孩子平卧屈膝放松腹部肌肉,或采取侧卧位减轻腹腔压力。避免在哭闹挣扎时强行按摩,可先通过竖抱拍嗝缓解不适后再操作。

5、配合护理:

按摩同时需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暂停高糖高脂饮食。若伴随发热、血便或持续呕吐,应立即就医排除细菌性肠炎或肠套叠等急症。

日常护理中可配合腹部保暖措施,使用40℃左右暖水袋隔衣热敷脐周。饮食选择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牛奶、果汁等加重腹泻。观察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记录尿量以防脱水。适当补充锌制剂有助于肠黏膜修复,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若腹泻超过3天无改善或出现精神萎靡、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需及时儿科就诊。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糖尿病前期逆转正常后还会反复吗?

糖尿病前期逆转正常后,仍有可能反复,需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定期监测、心理调节、药物干预和疾病管理等方式维持稳定。糖尿病前期通常由饮食不当、缺乏运动、肥胖、遗传因素和胰岛素抵抗等原因引起。

1、饮食控制:糖尿病前期逆转后,饮食需保持均衡,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建议多食用全谷物、蔬菜和低糖水果,避免暴饮暴食,控制总热量摄入。

2、运动锻炼:规律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水平。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同时结合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3、体重管理:肥胖是糖尿病前期的重要危险因素,逆转后仍需控制体重在健康范围内。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逐步减轻体重,避免体重反弹。

4、定期监测:即使血糖恢复正常,也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异常。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血糖检测,必要时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5、心理调节:糖尿病前期的逆转可能伴随心理压力,需保持积极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心情,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糖尿病前期逆转正常后,需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的复发。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体重管理、定期监测和心理调节,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反复的风险,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胃气上逆喉咙堵塞胸闷怎么办?

胃气上逆喉咙堵塞胸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缓解,通常由消化不良、情绪压力、胃食管反流病等因素引起。

1、饮食调整:避免食用辛辣、油腻、过冷或过热的食物,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蒸南瓜等,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胃部负担。

2、药物治疗:胃气上逆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有关,可服用抗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次,每日1次、雷贝拉唑钠肠溶片10mg/次,每日1次,或使用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10mg/次,每日3次。

3、情绪管理:长期情绪压力可能导致胃气上逆,建议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4、生活习惯:饭后避免立即躺下,保持直立姿势至少30分钟,睡前2小时内不进食,减少胃酸反流的可能性,同时戒烟限酒,避免刺激胃黏膜。

5、就医检查: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排查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胃炎等疾病,必要时进行胃镜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日常生活中,建议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红薯,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促进胃肠蠕动,同时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有助于改善胃气上逆的症状。

郑志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胸外科

热门标签

麻疹 皮炎 痛风 闭孔疝 多肌炎 门静脉高压 多发性骨髓瘤 非器质性性交疼痛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