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保健科

酒制山茱萸的功效与作用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蒲公英泡水喝功效与主治?
蒲公英泡水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保肝利胆等功效,适用于目赤肿痛、湿热黄疸、乳痈肿痛等症。 1、清热解毒: 蒲公英含蒲公英甾醇、胆碱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适用于热毒壅盛导致的咽喉肿痛、牙龈出血,可配伍金银花增强疗效。鲜品捣汁外敷可治疗带状疱疹。 2、利尿消肿: 蒲公英钾含量达4.8mg/g,其咖啡酸成分促进肾脏排钠利尿。对水肿伴小便不利者,每日15g干品煎水饮用可使尿量增加30%。与玉米须同用可增强消肿效果,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3、保肝利胆: 蒲公英苦素刺激肝细胞再生,促进胆汁分泌量增加40%-60%。适用于酒精性肝损伤初期,能降低血清ALT水平。胆囊炎急性发作期可用鲜品60g煎汤代茶,胆道梗阻患者禁用。 4、消痈散结: 蒲公英素抑制前列腺素E2合成,减轻乳腺组织充血。哺乳期乳腺炎初期,配合局部热敷可缓解胀痛。鲜叶捣烂加蛋清外敷,对急性淋巴结炎有消肿作用。 5、调节血糖: 蒲公英多糖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降低餐后血糖峰值。2型糖尿病患者可长期饮用淡茶(每日10g),与桑叶配伍效果更佳。低血糖人群应避免空腹饮用。 建议选用未受污染的野生蒲公英,根叶比3:7时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每日用量干品10-15g,鲜品30-60g,沸水冲泡需加盖焖15分钟。脾胃虚寒者宜配伍生姜,过敏体质者首次饮用应减量测试。连续饮用不宜超过2个月,服用华法林者需监测凝血功能。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喝完酒第二天手麻是怎么回事?

喝完酒第二天手麻可能由酒精代谢异常、周围神经损伤、电解质紊乱、血液循环障碍、颈椎病压迫神经等原因引起。

1、酒精代谢异常:

酒精在体内分解为乙醛后,若代谢酶活性不足会导致乙醛蓄积,直接刺激末梢神经引发麻木感。长期饮酒者可能出现维生素B1缺乏,加重神经损伤。建议饮酒后补充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全谷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

2、周围神经损伤:

酒精具有神经毒性,长期过量饮酒会导致周围神经脱髓鞘病变,表现为对称性肢体末端麻木。这种情况多伴随烧灼感或针刺感,常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患者。需通过肌电图检查确诊,治疗需严格戒酒并配合神经营养药物。

3、电解质紊乱:

酒精利尿作用会加速钾、镁等电解质流失,低钾血症可引起肌肉无力伴手指麻木。醉酒后呕吐也会加重电解质失衡。轻度者可通过香蕉、菠菜等食物补充,严重低钾需静脉补液治疗。

4、血液循环障碍:

饮酒后血管扩张导致体位性低血压,或醉酒后保持固定姿势睡觉,可能压迫血管引起局部缺血性麻木。这类麻木多在活动后缓解,改善睡姿并按摩肢体可促进血液循环。

5、颈椎病压迫神经:

饮酒后肌肉松弛可能加重原有颈椎问题,突出的椎间盘或增生的骨赘压迫颈神经根,导致单侧手臂放射性麻木。需通过颈椎MRI明确诊断,轻度者可进行颈椎牵引治疗。

出现酒后手麻应避免继续饮酒,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食用富含B族维生素的燕麦、鸡蛋等食物。睡眠时保持颈椎自然曲度,避免手臂受压。若麻木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肌力下降,需及时排查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等疾病。日常建议控制饮酒量,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酒精,女性不超过15克,每周至少保持2-3天无酒精日以减轻神经损伤风险。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来月经偶尔喝一次酒有影响吗?

月经期间偶尔饮酒通常不会造成严重影响,但可能加重经期不适。影响程度主要与饮酒量、个人体质、酒精耐受度等因素相关。

1、饮酒量影响:

少量饮酒对多数女性影响有限,但过量饮酒可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干扰前列腺素代谢,加剧子宫收缩疼痛。建议单次饮酒不超过低度酒100毫升或啤酒300毫升。

2、体质差异:

酒精代谢酶活性存在个体差异,部分人群饮酒后更易出现血管扩张反应,可能加重经期头痛或潮热症状。既往有痛经或经前期综合征者需格外谨慎。

3、激素波动:

经期雌激素水平下降会降低肝脏对酒精的分解能力,延长酒精在体内存留时间。这种生理变化可能放大酒精对情绪和睡眠的影响。

4、营养消耗:

酒精代谢会消耗维生素B族和镁元素,这些营养素本就因月经流失而减少。短期内可能加重疲劳感,长期可能影响铁元素吸收。

5、药物相互作用:

经期服用止痛药期间饮酒可能增加胃肠道刺激风险,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与酒精同服可能加重肝脏负担。

月经期间建议选择温热的红糖姜茶、桂圆红枣茶等饮品,既可暖宫又能补充能量。适当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保持充足睡眠和适度散步有助于促进盆腔血液循环。如出现严重头痛、呕吐或经血量异常增多,应及时就医评估。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喝完酒第二天手发麻什么原因?

喝完酒第二天手发麻可能与酒精代谢异常、末梢神经炎、电解质紊乱、颈椎病压迫神经、脑供血不足等因素有关。

1、酒精代谢异常:

酒精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乙醛会抑制神经系统功能,导致末梢神经传导异常。长期饮酒者肝脏代谢能力下降,更易出现肢体麻木症状。建议控制饮酒量并补充B族维生素。

2、末梢神经炎:

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可直接损伤周围神经髓鞘,引发炎症反应。患者常伴有针刺感或蚁走感,严重时出现肌力下降。需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必要时使用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

3、电解质紊乱:

酒精利尿作用会导致钾、镁等电解质流失,影响神经肌肉兴奋性。醉酒后呕吐会加重电解质失衡,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抽搐。可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食用香蕉等富钾食物改善。

4、颈椎病压迫:

饮酒后睡眠姿势不当可能加重颈椎间盘压迫,刺激臂丛神经根。这类麻木多从颈部放射至手指,转动头部时症状明显。需避免高枕睡眠,配合颈椎牵引治疗。

5、脑供血不足:

酒精扩张血管后引发的反跳性收缩,可能导致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常伴随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高血压患者风险更高。建议监测血压,必要时进行脑血管评估。

出现持续性手麻需戒酒并排查神经系统病变,日常可进行手指抓握训练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卵磷脂和欧米伽3脂肪酸,适量食用核桃、深海鱼等食物。保持每周3次有氧运动,避免饮酒后立即平卧,睡眠时注意肢体保暖。若伴随言语障碍或肢体无力,需立即就医排除脑卒中风险。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怀孕初期喝了大量的酒的危害?

怀孕初期大量饮酒可能导致胎儿酒精谱系障碍、流产或先天畸形。酒精对胎儿发育的影响主要有胎盘直接传递、细胞分裂抑制、器官发育干扰、神经毒性损害、代谢紊乱。

1、胎盘直接传递:

酒精分子可自由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妊娠4-12周是胚胎器官形成关键期,此时胎儿肝脏代谢能力不足,血液酒精浓度可能达到母体的同等水平。这种直接暴露会干扰胎儿细胞正常分化。

2、细胞分裂抑制:

酒精代谢产物乙醛会破坏DNA合成,抑制胚胎细胞有丝分裂。在妊娠初期,胚胎正处于快速增殖阶段,这种抑制作用可能导致器官发育停滞或结构异常,常见表现为心脏室间隔缺损或面部发育畸形。

3、器官发育干扰:

酒精会影响视黄酸信号通路,干扰神经管、心脏和四肢的形态发生。妊娠第3-8周接触大量酒精,可能引发胎儿小头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或肢体短缩等不可逆损伤。

4、神经毒性损害:

酒精具有明确的神经发育毒性,会破坏神经元迁移和突触形成。孕早期持续饮酒可能造成胎儿大脑皮质变薄、基底节损伤,出生后表现为智力障碍、注意力缺陷或多动症等神经行为异常。

5、代谢紊乱:

母体大量饮酒会导致胎儿低血糖和酸中毒。酒精代谢消耗大量辅酶,干扰胎儿线粒体能量生成,可能引发生长受限、肌张力低下等代谢性并发症,增加新生儿重症监护概率。

建议立即停止饮酒并接受产前检查,通过超声排查胎儿结构异常。孕期需保证叶酸和维生素B族摄入,适量食用深绿色蔬菜、全谷物和瘦肉有助于减轻酒精代谢负担。定期进行胎心监护和生长发育评估,发现异常应及时咨询围产医学专家。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散步可改善胎盘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和精神紧张。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肺炎 足跟痛 尖锐湿疣 垂直斜视 生殖器疱疹 急性结膜炎 阿尔茨海默病 脑室内脑膜瘤 色素性青光眼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