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儿科 > 儿科

三十九周多了,怎么样让肚子里的宝宝动起来能让妈妈感觉到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锡妹 护师
迁安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怀孕多少周能感觉到胎动?

怀孕期间胎动的感知时间因人而异,通常在怀孕18至22周之间,孕妇可以开始感觉到胎动。胎动的感知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孕妇的体重、胎盘位置、胎儿的活动性以及是否为初次怀孕等。初次怀孕的孕妇可能稍晚感知到胎动,而经产妇则可能更早。

1、初次怀孕:初次怀孕的孕妇通常在怀孕20至22周左右开始感觉到胎动。这是因为初次怀孕的子宫肌肉较为紧实,胎儿的活动需要更大的力度才能被感知。

2、经产妇:经产妇可能在怀孕16至18周就能感觉到胎动。多次怀孕后,子宫肌肉较为松弛,胎儿的活动更容易被感知。

3、胎儿活动性:胎儿的活动性也是影响胎动感知的重要因素。活跃的胎儿更容易被感知到,而较为安静的胎儿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被感知。

4、孕妇体重:孕妇的体重也会影响胎动的感知。体重较轻的孕妇可能更早感觉到胎动,而体重较重的孕妇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5、胎盘位置:胎盘的位置也会影响胎动的感知。如果胎盘位于子宫前壁,可能会减弱胎动的感知;如果胎盘位于子宫后壁,胎动则更容易被感知。

怀孕期间,孕妇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胎儿健康。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确保母婴健康。如果胎动异常或长时间未感知到胎动,应及时就医,排除潜在问题。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怎样能让腋下不出汗?

腋下出汗过多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使用止汗产品、保持皮肤清洁、穿着透气衣物、必要时就医等方式改善。腋下出汗过多可能与汗腺活跃、环境温度高、情绪紧张、饮食刺激、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

1、生活习惯:减少辛辣食物和咖啡因的摄入,避免过度饮酒,这些食物和饮品可能刺激汗腺分泌。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有助于调节身体机能,减少出汗。

2、止汗产品:使用含有氯化铝的止汗剂,如舒耐止汗喷雾、多芬止汗走珠、妮维雅止汗膏等。这些产品通过堵塞汗腺出口,减少汗液分泌,建议在睡前使用,效果更佳。

3、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腋下,去除汗液和细菌,减少异味。清洗后彻底擦干,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潮湿环境滋生细菌。

4、穿着透气:选择棉质或透气性好的衣物,避免紧身或合成纤维材质的衣物,这些材质容易导致汗液积聚,增加出汗量。穿着宽松衣物,有助于空气流通,减少出汗。

5、就医治疗:如果出汗问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就医检查,排除多汗症等疾病。医生可能会开具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片、格隆溴铵片、苯海索片等,或建议肉毒杆菌注射治疗。

保持健康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绿叶蔬菜等,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减少出汗。适量运动,如瑜伽、慢跑、游泳等,有助于调节身体代谢,改善出汗问题。注意情绪管理,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保持心情平和,有助于减少情绪性出汗。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感觉到心悸是什么原因?

心悸可能由压力过大、咖啡因摄入过多、缺乏睡眠、贫血、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节生活方式、减少刺激性饮品、补充营养、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发心跳加速。建议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减少紧张情绪。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2、咖啡因摄入:过量饮用咖啡、浓茶或含咖啡因的饮料会刺激心脏,导致心悸。减少咖啡因摄入,每日咖啡量控制在300毫克以内,优先选择无咖啡因饮品。

3、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律不齐。保证每晚7-9小时优质睡眠,避免熬夜,建立规律的睡眠习惯。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4、贫血:缺铁性贫血会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需加快跳动以满足供氧需求。补充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菠菜、豆类,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铁剂,如硫酸亚铁片300毫克每日一次。

5、心律失常:心脏电活动异常可能引发心悸,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跳不规则、胸闷、头晕等症状。遵医嘱使用药物如美托洛尔片25毫克每日两次,或进行射频消融术等治疗。

心悸患者应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群、镁、钾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香蕉,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过大。若心悸频繁或伴随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检查。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新生儿鞘膜积液怎么处理能让它消失?

新生儿鞘膜积液可通过观察、按摩、热敷、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鞘膜积液通常由胎儿发育异常、淋巴系统未完全成熟、感染、外伤或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观察:新生儿鞘膜积液多为生理性,部分可自行吸收。家长需定期观察积液变化,若积液未增大且无不适,可继续观察。观察期间避免过度挤压或刺激阴囊区域。

2、按摩:轻柔按摩阴囊区域有助于促进积液吸收。按摩时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每天按摩1-2次,每次5-10分钟,持续数周后可观察效果。

3、热敷:热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积液吸收。使用温热毛巾敷于阴囊区域,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热敷时注意温度适宜,避免烫伤皮肤。

4、药物治疗:若鞘膜积液伴有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颗粒50mg/次,每日2次、阿莫西林颗粒125mg/次,每日3次和红霉素软膏局部涂抹,每日2次。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手术治疗:对于持续不吸收或症状加重的鞘膜积液,可考虑手术治疗。常用手术方式包括鞘膜切除术和鞘膜翻转术。手术需在专业医生评估后进行,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和定期复查。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保持新生儿阴囊区域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衣物。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橙子、鸡蛋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鞘膜积液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李勋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 男科

婴儿鞘膜积液怎么处理能让它消失?

婴儿鞘膜积液可通过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婴儿鞘膜积液通常由鞘状突未完全闭合、腹腔压力升高等原因引起。

1、观察等待:婴儿鞘膜积液在一岁以内有自行吸收的可能,尤其是轻度积液。家长需定期带婴儿到医院检查,监测积液的变化情况。若无明显症状且积液未加重,可选择观察等待。

2、药物治疗:对于伴有炎症或感染的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颗粒125mg,每日3次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20mg/kg,每日2次,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3、手术治疗:若积液持续存在或加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鞘状突高位结扎术和鞘膜翻转术。手术通常在婴儿一岁后进行,具体时间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4、避免腹压增加:家长需注意避免婴儿长时间哭闹、便秘等可能导致腹腔压力升高的行为。适当调整婴儿的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苹果泥、胡萝卜泥,有助于预防便秘。

5、定期复查:无论选择何种处理方式,家长都应定期带婴儿到医院复查,评估积液的变化情况。医生会根据积液的性质和婴儿的年龄,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婴儿鞘膜积液的处理需要结合饮食和护理措施。饮食上,建议母乳喂养或选择适合婴儿的配方奶粉,避免过早添加辅食。护理上,注意保持婴儿外阴部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刺激。适当进行腹部按摩,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腹压。若积液持续不消退或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李勋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 男科

热门标签

肠结核 耻骨结核 产前出血 宫颈肥大 颅底凹陷症 脑动脉狭窄 肾性尿崩症 精索静脉曲张 肌萎缩侧索硬化 慢性硬膜下血肿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