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东西被卡住可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拍背法、催吐法、内镜取物、气管切开术等方式处理。吃东西被卡住通常由进食过快、食物过大、咀嚼不充分、咽喉疾病、食管狭窄等原因引起。
1、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清醒的成人和儿童,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臂环绕其腰部,一手握拳抵住患者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包住拳头快速向上向内冲击,利用肺部残留气体推动异物排出。该方法对坚果、果冻等固体食物卡喉效果显著,但操作时需注意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肋骨骨折。
2、拍背法适用于婴幼儿,将患儿面部朝下置于前臂,头部低于胸部,用手掌根部在肩胛骨连线中点处快速拍击5次,再翻转仰卧位用两指按压胸骨下半段5次,交替进行直至异物排出。该方法对糖果、小玩具等异物有效,实施时需保持患儿头低位防止异物深入气道。
3、催吐法适用于意识清醒且卡在食道上段的患者,可用压舌板刺激舌根诱发呕吐反射,或饮用少量温水后弯腰主动呕吐。此方法对鱼刺、碎骨等尖锐异物效果有限,且胃酸反流可能加重黏膜损伤,心脏病患者慎用。
4、内镜取物当异物卡在食管超过2小时或出现吞咽困难时,需急诊行胃镜或喉镜取出。内镜能直接观察异物位置并采用网篮、钳子等工具安全移除,对假牙、硬币等不规则异物尤为必要。术前需禁食4小时,避免操作时误吸。
5、气管切开术当完全性气道梗阻导致窒息且其他方法无效时,需立即行环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这种情况多见于肉块、汤圆等黏稠食物阻塞主气道,需由专业医护人员操作,术后需预防感染和气道狭窄。
预防食物卡喉应养成细嚼慢咽习惯,幼儿避免进食整颗坚果、果冻等高危食品,老年人佩戴假牙时需注意固定性。进食时保持专注不嬉笑打闹,有吞咽功能障碍者可选择软食或流质。若尝试家庭急救后仍无法解除梗阻,或出现面色青紫、意识模糊等缺氧表现,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恢复期可暂进温凉流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损伤,必要时口服康复新液促进创面修复。
鱼刺卡喉可通过咳嗽、镊子夹取、就医处理等方式解决。
鱼刺卡喉时,可尝试低头用力咳嗽,利用气流将浅表鱼刺带出。若能看到鱼刺且位置较浅,可用干净镊子小心夹取,但避免盲目掏挖导致黏膜损伤。若鱼刺较深或持续疼痛,需立即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医生会使用喉镜或专业器械取出。鱼刺可能刺入扁桃体、舌根或食道等部位,常伴随吞咽疼痛、流涎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局部感染或穿孔。
处理期间应保持镇静,避免吞咽饭团或喝醋等错误方法,日常进食鱼类时建议仔细挑刺。
肾结石在输尿管卡住可通过大量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等方式治疗。肾结石卡在输尿管通常由尿液浓缩、代谢异常、尿路感染、解剖结构异常、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
1、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需达到2000-3000毫升,有助于增加尿流速度冲刷结石。可饮用柠檬水等碱性饮品,但避免浓茶咖啡。排尿时跳跃运动可能帮助小结石排出,但需注意防跌倒。若出现剧烈腰痛或血尿应立即就医。
2、药物排石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扩张输尿管,双氯芬酸钠栓缓解疼痛,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碱化尿液。药物排石适用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位置变化。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头晕、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3、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6-20毫米的输尿管上段结石,通过X线定位后利用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术前需停用抗凝药物,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肾绞痛等并发症。碎石后需配合药物排石和体位引流,结石排净率可达70-80%。
4、输尿管镜取石采用输尿管硬镜或软镜经尿道进入输尿管,配合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尤其适合嵌顿性结石。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该技术结石清除率超过90%。
5、经皮肾镜取石适用于大于20毫米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或体外碎石失败病例。通过腰部穿刺建立通道,采用肾镜直视下碎石取石。术后需监测出血和感染风险,住院时间约3-5天。该手术对复杂结石的清除率可达85%以上。
肾结石患者日常应保持每日尿量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适量摄入乳制品维持钙平衡。长期久坐职业者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肥胖人群需控制体重。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出现发热、无尿等紧急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复查输尿管支架管情况,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支架管移位。
疝气卡住后发生肠坏死的时间通常为4-8小时,具体时间与疝环大小、卡压程度及局部血供情况有关。疝气嵌顿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肠管缺血坏死,需紧急就医。
疝气嵌顿初期表现为局部包块无法回纳伴剧烈疼痛,此时肠管血运尚未完全中断。若卡压持续存在,肠壁水肿加重,黏膜屏障受损,细菌及毒素易位风险增加。嵌顿4-6小时后可能出现肠壁点状坏死,6-8小时可发展为透壁性坏死,伴随腹膜炎体征。老年患者或合并基础疾病者进展更快。临床观察发现,儿童因疝环弹性较好,肠坏死时间可能稍延后,但超过12小时未处理者坏死概率显著升高。
嵌顿疝一旦确诊应立即禁食水,避免增加腹腔压力。需通过手法复位或急诊手术解除梗阻,术中需评估肠管活力。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甲硝唑片控制感染,必要时补充肠外营养。日常应避免慢性咳嗽、便秘等腹压增高因素,肥胖患者需控制体重。术后3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复发高风险者可考虑使用疝气带辅助固定。
被鱼刺卡住喉咙可通过停止进食、尝试咳嗽、使用镊子取出等方式处理。
鱼刺卡喉后应立即停止进食,避免吞咽动作导致鱼刺深入。尝试轻咳可能帮助松动鱼刺,但避免用力过猛造成黏膜损伤。若能看到鱼刺位置,可用消毒镊子小心夹取,但不可盲目操作。若上述方法无效或出现剧烈疼痛、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喉镜或影像学检查可准确定位,医生会使用专业器械取出。自行吞咽饭团、喝醋等方法可能加重损伤,不建议采用。
日常进食鱼类时应细嚼慢咽,儿童及老人建议优先选择无刺鱼块。若反复发生鱼刺卡喉,需排查是否存在咽喉结构异常。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