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最近宝宝总是搓眼睛,昨晚半夜开始头扭来扭去开始搓!白天也搓,搓的眼皮红肿,是什么原因啊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国强 主治医师
仁和中西医结合医院
立即预约
陈朝任 主治医师
贺州广济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发烧搓脚心管用吗?

发烧搓脚心一般没有直接退烧作用,但可能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发烧通常由感染、炎症反应等引起,需针对病因治疗。

搓脚心属于物理刺激方法,通过按摩足底反射区可能产生轻微放松效果。足底分布丰富的神经末梢和血管,适度按摩可帮助改善末梢循环,对部分人群可能产生心理安抚作用。但搓脚心无法直接降低体温或消除致热源,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仍需药物干预。儿童发烧时家长可尝试该方法辅助缓解症状,但需配合体温监测。

持续高热或伴随寒战、意识模糊等症状时,搓脚心无法替代医疗处置。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需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则需对症治疗。搓脚心过程中应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皮肤损伤,体质虚弱者或糖尿病患者慎用。该方法更适用于低热期间的辅助护理,不能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发烧期间建议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蒸蛋等。可配合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但避免酒精擦拭。体温持续超过39摄氏度或伴有抽搐、皮疹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变化,儿童患者家长应每2小时监测一次体温,避免过度包裹衣物影响散热。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昨晚阑尾炎喝什么汤好?

阑尾炎发作期间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汤品,如米汤、蔬菜汤、南瓜汤等。急性期应避免高脂、高纤维及刺激性食物,术后恢复期可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

一、米汤

米汤富含碳水化合物且低脂低渣,适合阑尾炎急性发作期胃肠功能较弱时食用。大米经过长时间熬煮后形成糊化淀粉,能减轻肠道负担。制作时可加入少量盐分补充电解质,但须避免添加油脂或复杂配料。

二、蔬菜清汤

胡萝卜、白菜等低纤维蔬菜熬制的清汤能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蔬菜需彻底煮软滤渣,避免粗纤维刺激肠道。西蓝花等易产气蔬菜应禁用,可添加少量土豆增加能量供给。

三、南瓜汤

南瓜所含果胶具有保护胃肠黏膜的作用,煮熟后质地绵软易吸收。建议去皮去籽后纯南瓜熬汤,不加奶油或香料。南瓜中β-胡萝卜素有助于炎症修复,适合术后恢复阶段少量食用。

四、鸡肉清汤

术后恢复期可饮用滤去油脂的鸡肉清汤,提供优质蛋白促进伤口愈合。需彻底去除鸡皮和浮油,仅使用鸡胸肉炖煮。急性炎症期禁用,待医生确认肠道功能恢复后再尝试。

五、藕粉汤

藕粉具有收敛作用,对缓解消化道炎症有一定帮助。用纯藕粉加温水调制成半透明糊状,可加入少量冰糖调味。需注意市售藕粉可能含添加剂,应选择无糖无添加产品。

阑尾炎患者饮食需严格遵循医嘱,急性期通常需要禁食配合静脉营养。术后恢复饮食应从清水、米汤开始逐步过渡,每新增一种食物需观察腹痛、排气等情况。避免过早摄入豆浆、牛奶等易胀气食物,忌食辛辣、油炸及生冷食品。恢复期间建议少食多餐,每日保证充足水分摄入,若出现呕吐、腹胀需立即停止进食并就医复查。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昨晚哭了眼睛如何立即消肿?

眼睛哭后消肿可通过冷敷、热敷交替、眼部按摩、药物辅助及调整睡姿等方法缓解。肿胀主要因组织液积聚、血管扩张及肌肉疲劳引起。

1、冷敷处理:

用冷藏后的湿毛巾或冰袋包裹纱布敷于眼睑10分钟,低温能收缩毛细血管减少渗出。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间隔2小时重复一次效果更佳。

2、热敷交替:

24小时后改用40℃左右热毛巾敷眼,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每次15分钟,与冷敷交替进行可增强淋巴回流,但急性期红肿明显时禁用热敷。

3、穴位按压:

用无名指轻按攒竹穴眉头凹陷处、太阳穴眼角外侧各30秒,配合睛明穴内眼角环形按摩。力度以微酸胀为宜,每日3次能改善眼周微循环。

4、药物缓解:

含七叶树皂苷的眼霜可降低血管通透性,肝素钠凝胶能分解纤维蛋白。使用前需清洁双手,沿眼眶骨轻柔涂抹至吸收,避免接触眼球。

5、睡姿调整:

睡眠时垫高枕头15厘米,防止体液在面部滞留。侧卧可能加重单侧肿胀,建议仰卧位并用真丝眼罩减少摩擦刺激。

建议次日避免长时间用眼,每小时闭目休息5分钟。饮食减少钠盐摄入,适量食用冬瓜、薏米等利水食物。若48小时未消退伴视力模糊需排查过敏性结膜炎或肾脏疾病,避免用力揉眼加重充血,外出佩戴防紫外线墨镜减少刺激。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宝宝睡觉老是扭来扭去怎么治疗?

宝宝睡觉扭动通常由生理性因素或轻微不适引起,可通过调整睡眠环境、排查不适原因、建立规律作息、适度按摩放松、补充维生素D等方式改善。

1、调整睡眠环境:

室温保持在24-26摄氏度,湿度50%-60%为宜。检查衣物是否过厚、被褥是否过重,纯棉透气材质更适合婴幼儿。避免强光直射,可使用柔和小夜灯。环境噪音控制在40分贝以下,突然声响易引发惊跳反射。

2、排查不适原因:

检查纸尿裤是否需更换,排泄物刺激会导致皮肤不适。观察有无湿疹、痱子等皮肤问题,瘙痒会引起扭动。排除肠胀气可能,喂奶后需竖抱拍嗝15分钟。中耳炎或鼻塞等呼吸道问题也会影响睡眠舒适度。

3、建立规律作息:

固定睡前程序如洗澡、抚触、摇篮曲,帮助建立睡眠联想。白天小睡总时长不超过4小时,避免昼夜颠倒。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玩耍,可进行亲子阅读等安静活动。夜间喂奶保持昏暗环境,避免过度互动唤醒。

4、适度按摩放松:

睡前可顺时针轻揉腹部促进肠蠕动,缓解肠绞痛。四肢被动操有助于放松肌肉,每个动作重复5-8次。捏脊手法从尾椎至颈椎轻提皮肤,改善神经调节。注意按摩力度以皮肤微红为度,持续10-15分钟为宜。

5、补充维生素D:

婴幼儿每日需补充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缺乏可能引起神经兴奋性增高。母乳喂养儿更需重视补充,配方奶喂养需计算奶量中已有含量。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缺钙会导致夜间汗多、枕秃伴睡眠不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清检测后科学补充。

保持卧室空气流通但避免直吹,使用睡袋替代被子防止着凉。白天充分进行大运动锻炼如俯卧、爬行,消耗多余精力。记录睡眠日志帮助识别规律,持续2周无改善需就医排除脑损伤、癫痫等病理性因素。哺乳期母亲注意减少咖啡、巧克力等兴奋性食物摄入。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宝宝睡觉烦躁搓脸蹬腿怎么回事?

宝宝睡觉烦躁搓脸蹬腿可能由环境不适、皮肤瘙痒、消化不良、缺钙、睡眠周期转换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睡眠环境、排查过敏原、合理喂养、补充维生素D、建立规律作息等方式改善。

1、环境不适:

室温过高或过低、衣物过厚、噪音光线刺激等都会影响宝宝睡眠质量。建议保持室温在24-26℃,选择纯棉透气寝具,使用遮光窗帘减少环境干扰。睡眠环境湿度维持在50%-60%可减少鼻腔干燥带来的不适感。

2、皮肤瘙痒:

湿疹、热疹、蚊虫叮咬等皮肤问题会导致宝宝频繁搓脸。需检查面部和头皮是否有红斑、丘疹,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洗护用品。轻度湿疹可涂抹低敏保湿霜,若出现渗液结痂需就医排查特异性皮炎等病理性因素。

3、消化不良:

喂养过量或食物过敏可能引发肠胀气。表现为蹬腿、蜷缩身体等动作,可能伴随吐奶、大便异常。母乳喂养妈妈需忌口辛辣刺激食物,配方奶喂养可尝试水解蛋白奶粉。餐后竖抱拍嗝15分钟,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排气。

4、缺钙表现:

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摇头、摩擦枕部等症状。足月儿出生两周后应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早产儿需加倍补充。多进行户外活动接触阳光,但避免直射面部,同时注意监测血钙水平。

5、睡眠周期转换:

婴幼儿睡眠周期较短,深浅睡眠交替时可能出现肢体抽动、表情变化等正常生理现象。建立固定的睡前程序如洗澡、抚触、轻音乐等,帮助宝宝平稳过渡睡眠阶段。避免过度哄抱打断其自我安抚能力的发展。

保证宝宝白天充分活动消耗体能,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玩耍。母乳含有天然褪黑素,晚间哺乳可促进睡眠。若持续烦躁伴随发热、拒奶、体重不增等情况,需及时排查中耳炎、肠套叠等疾病。记录睡眠日志有助于医生判断具体原因,切忌自行使用镇静类药物。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鼻疖 鼻痈 肩骨折 膈下脓肿 肝性脑病 后肾腺瘤 急性喉炎 颚口线虫病 假性尖锐湿疣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