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 口腔溃疡

李医生,您好,我生了2个小孩。自从生了小孩之后我老是长口腔溃疡。以前还好,现在感觉严重了,特别是月经

4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苏辉 住院医师
资阳临江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王灵英 技士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血防站
立即预约
王泽合 副主任医师
威县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王彩花 护士
漳县石川乡卫生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生了孩子有痔疮怎么办?

生了孩子有痔疮可通过调整饮食、温水坐浴、局部用药、提肛运动、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痔疮通常由妊娠期腹压增高、分娩用力、便秘、久坐久站、静脉回流受阻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对痔疮的刺激。可适量食用西蓝花、燕麦、火龙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饮酒,以免加重肛门充血。

2、温水坐浴

每日2-3次用40℃左右温水浸泡肛门10-15分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肿胀疼痛。坐浴后可轻柔擦干,保持会阴清洁干燥。若合并肛周湿疹,可遵医嘱加入高锰酸钾溶液稀释后使用。

3、局部用药

外痔肿胀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保护黏膜,或氢化可的松软膏减轻炎症。内痔出血可选用太宁栓收敛止血。使用药物前需清洁肛门,避免抓挠患处。哺乳期用药需咨询

4、提肛运动

每日进行3-5组提肛练习,每组收缩肛门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该动作能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静脉回流。产后6周内需避免剧烈运动,可从轻柔的凯格尔运动开始。

5、手术治疗

若痔疮反复脱出、血栓形成或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胶圈套扎术或痔上黏膜环切术。术后需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蹲用力。手术治疗可能与妊娠导致的盆底结构改变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困难、肛门坠胀等症状。

产后痔疮护理需特别注意会阴伤口与痔疮的同步恢复。选择透气棉质内裤,排便后使用温水冲洗替代纸巾擦拭。避免长时间抱娃或久坐,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哺乳期治疗需告知医生哺乳情况,部分中成药如化痔栓需谨慎使用。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怀孕大肚子疼生了?

怀孕期间出现大肚子疼并生产,通常是临产的正常表现。临产时宫缩引起的腹痛可能由生理性宫缩、假性宫缩、胎儿下降等因素引起,需结合其他临产征兆综合判断。若伴随破水、规律宫缩或见红,建议立即就医待产。

生理性宫缩是子宫为分娩做准备的自然反应,表现为腹部紧绷感或轻微疼痛,持续时间短且不规律。此时可调整呼吸、改变体位或适当走动缓解。假性宫缩多在孕晚期出现,疼痛强度较弱且无规律,可能与疲劳、脱水有关,需注意休息和补充水分。胎儿下降时压迫骨盆可能引发下腹坠痛,通常伴随尿频和呼吸轻松感。若腹痛呈现规律性增强,间隔时间逐渐缩短,且伴随宫颈扩张,则为真性临产宫缩。异常情况如胎盘早剥或子宫破裂可能导致剧烈持续性腹痛,需紧急医疗干预。

孕晚期需每日记录胎动次数,出现腹痛时观察是否伴随阴道流血、发热或胎动异常。准备待产包时需包含产妇卫生巾、新生儿衣物及证件资料。住院期间可配合导乐分娩或镇痛措施减轻疼痛。产后注意会阴清洁,按医嘱进行子宫复旧护理。哺乳时采取舒适姿势避免腹部受压,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促进恢复。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孕妇快生了肚子疼是怎么个疼法?

孕妇快生了肚子疼通常表现为规律性宫缩痛、下腹坠胀痛或腰背部酸痛。这种疼痛是临产的常见征兆,可能与子宫收缩、胎儿下降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评估产程进展。

临产时的宫缩痛初期呈现为间歇性下腹紧缩感,类似经期不适但强度逐渐增加,每次持续30-60秒,间隔时间从20-30分钟缩短至5-6分钟。随着产程推进,疼痛会从腰骶部向前腹放射,宫缩频率加快至每2-3分钟一次,持续时间延长至60-90秒,部分孕妇会伴随排便感或阴道分泌物增多。胎儿头部压迫盆底神经时可能引发大腿内侧牵涉痛,破水后疼痛往往更为剧烈。

需警惕持续性局部剧痛伴呕吐、阴道出血等异常情况,这可能提示胎盘早剥等急症。初产妇的规律宫缩通常持续12-14小时,经产妇产程进展较快约6-8小时。记录宫缩间隔与持续时间有助于判断产程阶段,宫口开至3指以上时疼痛达到高峰,此时可采用拉玛泽呼吸法缓解。临近分娩时疼痛可能转为强烈的下推感,提示即将进入第二产程。

建议准备待产包提前入院,避免剧烈活动但可适当行走促进胎头下降。保持会阴清洁,每2小时排尿一次防止膀胱充盈影响产程。若出现破水、见红或胎动异常需立即就医,经医生评估后可选择无痛分娩等镇痛方案。分娩过程中配合助产士指导正确用力,产后注意观察宫缩痛变化及恶露排出情况。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孕妇肚子疼是要生了吗?

孕妇肚子疼不一定要生了,可能是假性宫缩、胃肠不适等原因引起的。临产征兆主要有规律宫缩、见红、破水等表现,若出现持续腹痛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假性宫缩是妊娠中晚期常见的生理现象,表现为腹部短暂发紧或轻微疼痛,持续时间短且不规律,改变体位或休息后可缓解。胃肠功能紊乱也可能引发腹痛,多与饮食不当、受凉或激素变化有关,常伴有腹胀、腹泻或便秘。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也可能导致下腹隐痛,同时存在尿频、尿急等症状。先兆早产引起的腹痛通常呈现规律性,每小时超过4次且强度逐渐增加,可能伴随腰酸或阴道分泌物异常。胎盘早剥属于急症,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伴阴道流血,需立即医疗干预。

妊娠期正常胎动可能被误认为腹痛,胎动时孕妇会感到局部鼓包或滑动感,每日胎动次数在30-100次属于正常范围。子宫圆韧带牵拉痛多见于体位改变时,表现为单侧腹股沟附近尖锐刺痛,与子宫增大有关。便秘引发的腹痛集中在左下腹,排便后多能减轻,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改善。卵巢囊肿扭转或阑尾炎等外科急症也会导致腹痛,通常疼痛固定且持续加重,可能伴有发热或呕吐。心理因素如焦虑紧张可能引发功能性腹痛,通过放松训练可缓解。

建议孕妇记录腹痛发生时间、持续时长和伴随症状,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物。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减少胃肠负担。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子宫供血,使用孕妇枕支撑腹部和腰部。每天进行30分钟温和运动如散步或孕妇瑜伽,但避免突然转身或弯腰动作。定期产检时向医生详细描述腹痛情况,若出现每小时超过6次宫缩、阴道流血或流液、胎动明显减少等情况需立即就诊。

李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肛肠科

生了孩子以后乳房变小了?

产后乳房变小通常是正常生理现象,与哺乳期结束后的乳腺退化、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乳房形态变化主要受哺乳方式、体重波动、皮肤弹性及遗传因素影响,多数情况下无须特殊干预。

哺乳期结束后乳腺腺体会逐渐萎缩,导致乳房体积减小。孕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促使乳腺发育,断奶后激素回落使腺泡收缩。部分女性因哺乳期频繁涨奶导致皮肤松弛,视觉上显得更小。体重下降过快可能减少乳房脂肪含量,胶原蛋白流失也会影响支撑力。

少数情况下需考虑病理性原因。产后垂体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泌乳素水平持续低下,伴随月经不调或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会使皮肤干燥膨隆,乳房组织变得松软。既往有乳腺手术史者可能出现脂肪坏死,表现为局部硬结伴皮肤凹陷。

日常可通过穿戴合适内衣避免下垂加重,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产后康复训练应包含胸大肌锻炼,如跪姿俯卧撑或弹力带扩胸。若伴随乳头凹陷、皮肤橘皮样改变等异常表现,建议至乳腺外科排查器质性疾病。哺乳期间注意循序渐进断奶,避免突然回奶加剧萎缩。

冷启刚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荨麻疹 手汗症 腹腔妊娠 肺吸虫病 角膜变性 干燥综合症 阿米巴肺脓肿 埃博拉病毒病 戊型病毒性肝炎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