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肿瘤科 > 乳腺癌

得过乳腺癌的人,能否献血或捐骨髓?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楠 主任医师
济南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腿髓内钉术后骨髓炎严重吗??

小腿髓内钉术后骨髓炎属于较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影响骨骼愈合并导致持续性感染。骨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术后需密切观察红肿、发热、脓液渗出等症状。

术后骨髓炎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引发骨质破坏、内固定失效或慢性感染。早期症状包括手术部位疼痛加剧、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伴随全身乏力或低热。感染可能通过血液扩散或手术中污染导致,常见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治疗需结合细菌培养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等,严重时需手术清创。

极少数情况下,耐药菌感染或免疫力低下患者可能出现败血症、病理性骨折等危重情况。这类患者需要长期静脉抗生素治疗,必要时移除内固定装置并植入抗生素骨水泥。糖尿病或周围血管疾病患者感染控制难度更大,可能需多学科联合治疗。

术后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伤口护理,避免过早负重活动。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情况。如出现持续疼痛或发热,须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但禁止擅自使用抗生素。骨髓炎治愈后仍需随访1-2年,防止复发或转为慢性感染。

王亮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骨科

献血之后吃什么比较好?

献血后可以适量吃富含铁元素、优质蛋白、维生素C的食物,如动物肝脏、鸡蛋、橙子等,有助于促进血细胞恢复。献血后身体可能出现短暂血容量减少和铁元素流失,需通过合理饮食补充营养,但无须刻意进补。

一、动物肝脏

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含有丰富的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能有效预防献血后铁缺乏。建议每周食用1-2次,每次50-100克,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水果可提升铁吸收率。注意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应控制摄入量。

二、红肉

牛肉、羊肉等红肉是优质蛋白和铁元素的良好来源,其中牛肉每100克含铁3毫克左右。建议选择瘦肉部分,采用蒸煮等清淡烹调方式,避免油炸。贫血患者可适当增加摄入频次,但单次食用量不宜超过150克。

三、深色蔬菜

菠菜、苋菜等深色绿叶蔬菜含有非血红素铁和叶酸,虽然吸收率低于动物性食物,但配合维生素C可提高利用率。建议每日摄入300-500克新鲜蔬菜,急火快炒保留营养。胃肠功能较弱者可将蔬菜焯水后食用。

四、蛋类

鸡蛋富含优质蛋白和卵磷脂,蛋黄含铁量较高且易于消化。推荐每天1-2个全蛋,采用水煮、蒸蛋等低油烹饪方式。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可适当减少蛋黄摄入,增加蛋白比例。

五、柑橘类水果

橙子、猕猴桃等水果维生素C含量丰富,能促进三价铁转化为更易吸收的二价铁。建议献血后1小时食用200-300克新鲜水果,避免与补铁剂同服影响药效。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献血后2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毫升左右,可适量饮用红枣枸杞茶等滋补饮品。若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检查血红蛋白水平。日常饮食注意荤素搭配,长期素食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献血证有什么作用??

献血证主要有证明献血记录、享受用血优惠、优先用血权、健康证明、社会荣誉等作用。

1、证明献血记录

献血证是献血者参与无偿献血的官方凭证,详细记录献血者的献血时间、地点、献血量等信息。这些记录有助于献血者了解自己的献血历史,也为后续用血优惠提供依据。献血证通常由血站或献血车工作人员在献血完成后现场发放,需妥善保管。

2、享受用血优惠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在需要输血时可享受费用减免。献血证是享受这一政策的重要凭证,具体优惠幅度与献血量相关。部分地区的献血者还可享受门诊挂号费减免等附加福利,不同地区的具体政策可能有所差异。

3、优先用血权

在血液供应紧张时,持有献血证的献血者及其亲属可享有优先用血的权利。这一政策保障了献血者在紧急用血时的需求,体现了献血者优先的原则。优先用血权通常需要在医院用血时主动出示献血证进行申请。

4、健康证明

献血证间接证明了献血者的健康状况,因为献血前需通过严格的健康筛查。这些筛查包括传染病检测、血压测量、血红蛋白检测等项目,通过筛查说明献血者当时身体状况良好。但需注意献血证不能替代正规体检报告。

5、社会荣誉

献血证是社会公益行为的证明,部分单位在评优评先时会参考员工的献血记录。一些地区还会对累计献血量达到一定标准的献血者授予荣誉称号。献血证体现了献血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是值得珍视的爱心凭证。

献血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适当补充水分和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保持献血部位清洁干燥,如出现头晕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建议将献血证与重要证件一起妥善保管,避免丢失。定期参与无偿献血既能帮助他人,也有助于自身健康,但需根据身体状况量力而行。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献血有年龄的限制吗??

献血有年龄限制,我国规定献血者年龄需在18-55周岁之间,符合健康条件的55周岁以上献血者可延续献血至60周岁。

献血年龄下限设定为18周岁主要基于生理发育成熟度和法律行为能力考量。18周岁以上人群各器官功能基本完善,造血系统稳定,能够耐受200-400毫升全血捐献。血管条件良好者单次献血过程仅需5-10分钟,献血后24小时内血容量即可通过体液调节恢复。献血前需通过血红蛋白检测,男性不低于120g/L,女性不低于115g/L方可捐献。献血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成分献血间隔期不少于2周。

55周岁以上人群献血需满足额外健康评估条件。要求血压控制在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范围,近半年内无重大手术史,无慢性心血管疾病及出血性疾病病史。55-60周岁献血者每年须提供三甲医院出具的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检查报告。既往有3次以上献血记录且无不良反应者,经血站医师评估后可延长献血年限。老年献血者单次采血量建议控制在200毫升以内,采血后需观察1-2小时。

献血后24小时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温作业,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饮食注意补充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配合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促进铁吸收。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2500毫升,避免饮酒及浓茶影响造血功能。如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平卧休息,症状持续应及时就医。定期献血者建议每半年检测血清铁蛋白,预防铁缺乏发生。

郝盼盼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血管内科

献血能检查糖尿病吗??

献血不能作为糖尿病的检查手段。献血前的血液筛查主要针对传染性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等,不包括血糖检测。

献血前的健康问诊和快速检测主要确保献血者符合基本健康标准,避免因贫血、低血压或传染病影响献血安全。血液中心使用的快速检测设备通常仅能筛查血红蛋白水平、血型等基础指标,无法精确反映血糖代谢情况。若献血者存在糖尿病高危因素,如家族史、肥胖等,需通过医院静脉血糖检测或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确诊。

部分献血者可能误认为献血后收到的血液检测报告包含血糖数据,但实际检测项目由各地血液管理机构统一规定,通常不包含糖尿病相关指标。糖尿病患者若未规范治疗,献血时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低血糖反应,但这类症状并非糖尿病特异性表现,不能作为诊断依据。

建议有糖尿病风险的人群定期进行专项体检,通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或糖耐量试验等标准方法筛查。献血后如出现持续口渴、多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而非依赖献血时的血液筛查结果。日常保持均衡饮食和规律运动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发生发展。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热门标签

分娩 麻疹 臭汗症 裂谷热 肾肿瘤 肺纤维化 宫颈白斑 创伤性膈疝 前庭大腺炎 交感神经链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