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减肥

拔罐减肥靠谱吗?有副作用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心肌酶谱临床意义?

心肌酶谱临床意义在于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和类型,常用于诊断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脏疾病。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这些酶在心肌细胞受损时会释放到血液中,通过检测其水平变化可判断心肌损伤的严重性和进展情况。

1、CK水平:CK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组织中。心肌梗死时,CK水平在发病后4-6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峰值,3-4天后恢复正常。CK水平升高提示心肌损伤,但需结合其他指标进行诊断。

2、CK-MB水平:CK-MB是CK的同工酶,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对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CK-MB水平在心肌梗死发病后3-4小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到峰值,48-72小时后恢复正常。CK-MB水平显著升高是心肌梗死的重要标志。

3、LDH水平:LDH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心肌梗死时LDH水平在发病后8-12小时开始升高,2-3天达到峰值,10-14天后恢复正常。LDH水平升高提示心肌损伤,但其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指标进行判断。

4、AST水平:AST存在于心肌、肝脏、骨骼肌等组织中。心肌梗死时AST水平在发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峰值,4-6天后恢复正常。AST水平升高提示心肌损伤,但其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指标进行诊断。

5、心肌酶谱综合分析: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规律不同,综合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可更准确地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和类型。例如,CK-MB水平显著升高且CK-MB/CK比值大于5%提示急性心肌梗死,而LDH和AST水平升高则提示心肌损伤可能涉及其他组织。

心肌酶谱检测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但需结合患者症状、心电图检查等综合判断。日常饮食中可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等,有助于保护心肌健康。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脏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体检和监测心肌酶谱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脏疾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心肌酶谱主要看哪项?

心肌酶谱是评估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肌钙蛋白cTnI或cTnT。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尤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1、肌酸激酶: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组织中。当心肌细胞受损时,CK会迅速释放到血液中,通常在心肌梗死后4-6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达到峰值,48-72小时恢复正常。CK的升高不仅见于心肌损伤,也可见于骨骼肌损伤或剧烈运动后。

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CK的心肌特异性同工酶,对心肌损伤的诊断更具特异性。CK-MB在心肌梗死后4-6小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到峰值,48-72小时恢复正常。CK-MB的升高通常提示心肌细胞损伤,尤其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3、乳酸脱氢酶:LDH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中,包括心肌、肝脏、肾脏和红细胞等。心肌损伤时,LDH会释放到血液中,通常在心肌梗死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48-72小时达到峰值,7-14天恢复正常。LDH的特异性较低,但与其他指标结合使用,有助于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4、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主要存在于心肌、肝脏和骨骼肌中。心肌损伤时,AST会释放到血液中,通常在心肌梗死后6-8小时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峰值,3-5天恢复正常。AST的特异性较低,但在心肌梗死的诊断中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5、肌钙蛋白:肌钙蛋白cTnI或cTnT是心肌损伤的高度特异性标志物,通常在心肌梗死后3-4小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到峰值,持续升高7-10天。肌钙蛋白的升高对心肌损伤的诊断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金标准”。

日常护理中,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坚果,有助于保护心肌细胞。运动方面,可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定期体检,尤其是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心肌酶谱检查,及时发现并干预潜在的心肌损伤风险。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拔罐几分钟就出水泡怎么回事?

拔罐几分钟就出水泡可能与皮肤敏感、拔罐时间过长或操作不当有关,需调整拔罐时间和力度,必要时就医。皮肤敏感者拔罐时更容易出现水泡,尤其是拔罐时间过长或罐内负压过大时,皮肤组织受损导致液体渗出形成水泡。操作不当如拔罐器具不洁净或拔罐力度过大也会增加水泡风险。处理方法包括立即停止拔罐,避免水泡破裂,可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若水泡较大或感染需就医处理。调整拔罐时间和力度,选择适合的拔罐器具,注意皮肤状态,避免在皮肤破损或炎症部位拔罐。拔罐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刺激,必要时涂抹消炎药膏。对于频繁出现水泡者,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调整拔罐方案,确保操作安全有效。拔罐是一种传统疗法,但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皮肤状况调整操作,避免不必要的皮肤损伤。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拔罐出的嘌呤是果冻状的东西吗?

拔罐后出现的果冻状物质并非嘌呤,而是皮肤组织液和血液的混合物。拔罐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负压吸引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拔罐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受到负压刺激,可能产生轻微破裂,导致少量血液和组织液渗出,形成果冻状物质。这种现象与嘌呤无关,嘌呤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与尿酸生成相关。拔罐后出现的果冻状物质通常无需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即可。若出现明显不适或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拔罐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适当补充水分,促进身体恢复。拔罐疗法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操作导致皮肤损伤。拔罐后出现果冻状物质是正常现象,无需过度担忧,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身体恢复。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粒子植入治癌症靠谱吗?
粒子植入治疗癌症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放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无法手术或放疗效果不佳的肿瘤患者。粒子植入通过将放射性粒子直接植入肿瘤内部,释放高剂量辐射杀死癌细胞,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治疗前需进行详细评估,包括肿瘤大小、位置及患者身体状况,确保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1、粒子植入的原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如碘-125或钯-103封装在微小钛壳中,通过影像引导精准植入肿瘤内部。这些粒子持续释放辐射,直接作用于癌细胞,破坏其DNA结构,抑制肿瘤生长。由于辐射范围有限,对周围健康组织的影响较小,适合治疗前列腺癌、头颈部肿瘤等局部病变。 2、粒子植入的适应症包括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放疗后复发的肿瘤以及对传统放疗不敏感的肿瘤。例如,前列腺癌患者常选择粒子植入作为根治性治疗或辅助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也可通过粒子植入控制局部病灶。治疗前需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个性化方案。 3、粒子植入的治疗过程分为术前评估、粒子植入和术后随访。术前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位置和大小,制定植入计划。术中在影像引导下将粒子精准植入肿瘤内部,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和副作用。常见副作用包括局部疼痛、出血或感染,但通常较轻微且可控。 4、粒子植入的优势在于精准性和局部高效性。与传统外照射放疗相比,粒子植入能够将高剂量辐射集中在肿瘤内部,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对于某些肿瘤,粒子植入的疗效优于传统放疗,且治疗时间短,患者恢复快。但并非所有肿瘤都适合粒子植入,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5、粒子植入的局限性在于其适用范围较窄,主要针对局部肿瘤,无法治疗广泛转移的癌症。治疗费用较高,且需要专业团队操作。对于某些特殊部位的肿瘤,粒子植入可能存在技术难度,需谨慎评估风险和收益。 粒子植入治疗癌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放射治疗方法,尤其适合无法手术或传统放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治疗前需进行详细评估,确保适应症和安全性,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疗效和副作用,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热门标签

肝大 脓癣 佝偻病 类丹毒 脾肿瘤 上颌前突 慢性结膜炎 特发性震颤 男性乳腺增生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