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皮肤性病科 > 皮肤科

药疹肿痛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重症药疹的分类是什么?

重症药疹一般分为固定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和剥脱性皮炎型药疹。

固定型药疹表现为皮肤黏膜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边界清楚,中央可有水疱或大疱,常伴有瘙痒或灼痛感。荨麻疹型药疹以风团样皮疹为主要表现,皮疹可迅速出现并消退,伴有剧烈瘙痒。多形红斑型药疹的典型皮损为靶形红斑,中央呈暗紫色,周围为水肿性红斑,可累及口腔、生殖器等黏膜部位。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最严重的类型之一,表现为广泛性表皮松解、坏死和大疱形成,常伴有高热和内脏损害。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以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和脱屑为特征,可伴有发热和淋巴结肿大。

重症药疹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摩擦。

聂小娟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药疹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药疹需要与麻疹、猩红热、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疾病相鉴别。

药疹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或水疱,与麻疹的柯氏斑、猩红热的杨梅舌等特征性表现不同。麻疹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等前驱症状,随后出现典型皮疹。猩红热则伴随咽峡炎和草莓舌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链球菌感染证据。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属于遗传性疾病,皮肤轻微摩擦即可出现水疱或大疱,与药疹的用药史有明显区别。

药疹还需与接触性皮炎、多形红斑等疾病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明确接触致敏物史,皮损局限于接触部位。多形红斑常呈靶形损害,可能伴随黏膜受累,部分病例与感染相关。通过详细询问、体格检查及必要实验室检测可帮助鉴别诊断。

出现皮疹时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记录用药史并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怎么治疗?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可通过停用致敏药物、抗过敏治疗、皮肤护理、预防感染、对症支持等方式治疗。剥脱性皮炎型药疹通常由药物过敏反应、免疫异常、代谢障碍、遗传因素、药物相互作用等原因引起。

1、停用致敏药物:

立即停用可疑致敏药物是治疗的关键步骤。常见引发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癫痫药、解热镇痛药等。医生会根据用药史进行判断,必要时进行药物过敏原检测。患者应详细记录近期用药情况,避免再次接触同类药物。

2、抗过敏治疗:

系统使用抗组胺药物可缓解瘙痒症状,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3、皮肤护理:

受损皮肤需要温和护理,避免机械性刺激。使用无刺激性保湿剂保持皮肤湿润,如凡士林等。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使用碱性清洁产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摩擦。

4、预防感染:

广泛皮肤剥脱会增加感染风险。保持环境清洁,必要时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创面。出现感染征象时应及时进行细菌培养,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医护人员操作时需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5、对症支持:

严重病例可能出现体液丢失和电解质紊乱,需要静脉补液纠正。高热患者可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退热药物。加强营养支持,补充足够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皮肤修复。

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患者恢复期应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鸡蛋、新鲜蔬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已知过敏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进行温和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增强体质。恢复后应建立个人药物过敏档案,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过敏史。定期复诊评估皮肤恢复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中毒性坏死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怎么治疗?

中毒性坏死性表皮松解型药疹需立即停用致敏药物并接受综合治疗,主要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皮肤创面护理及预防感染。

1、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早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可抑制过度免疫反应。该药物能迅速控制表皮细胞凋亡,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治疗期间需监测血糖、血压及电解质水平,逐步减量以避免反跳现象。

2、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人免疫球蛋白通过中和致病性抗体调节免疫应答。每日剂量需根据体重计算,连续3-5天输注可阻断Fas-FasL介导的角质形成细胞死亡。对糖皮质激素禁忌者尤为适用。

3、血浆置换:

通过体外循环清除血液中的药物代谢产物和炎症介质。每次置换1.5倍血浆量,隔日进行3-5次,能显著降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需配合抗凝治疗预防血栓。

4、皮肤创面护理:

采用无菌凡士林纱布覆盖剥脱创面,每日更换敷料。清创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机械性损伤。大面积皮损需烧伤科专用翻身床护理,保持室温28-32℃。

5、预防感染:

入住层流病房严格消毒隔离。经验性使用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广谱抗生素,如头孢他啶。定期进行创面细菌培养指导用药,警惕败血症发生。

患者康复期需穿着宽松纯棉衣物,避免阳光直射。饮食选择高蛋白流质如鱼汤、蒸蛋,每日补充维生素C 200mg。恢复后应永久记录致敏药物,就诊时主动告知建议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皮肤色素沉着通常需6-12个月逐渐消退,期间可使用医用保湿霜护理。

林燕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皮肤科

药疹引起的干眼症怎么办?
药疹引起的干眼症需及时停用致敏药物并保持眼部卫生,避免细菌感染。轻症可通过一般治疗和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药物缓解症状;若伴有瘙痒,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若症状严重,需配合激光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患者应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海鲜,以防加重病情。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热门标签

蛲虫病 神经痛 胃憩室 跟腱断裂 呼吸衰竭 股骨干骨折 慢性阑尾炎 慢性荨麻疹 球后视神经炎 急性化脓性弥漫性腹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